专题网站

民族教育创办历史回顾

添加时间:2015-06-17 15:11:27 来源:新闻中心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始称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作为内蒙古最早建立的本科高等学校,她始终肩负着发展自治区民族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为适应和促进草原畜牧业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创办高等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自建校之初,就开始进行了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坚定执着的探索。到1974年,终于初步创立了开展民族教育的条件,在畜牧专业正式招收了校史上首个蒙汉双语授课专科班。随后,又经几年努力,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方面做了进一步准备之后,于1978 年开始,在畜牧、兽医、草原等专业相继招收了蒙汉双语授课本科班,并通过坚持不懈, 深入探索,逐步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蒙汉兼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三段式’蒙汉双语授课专业教育教学模式”。
  “‘三段式’蒙汉双语授课”,是指把专业教育所学课程分别按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相对应地分成第一、第二、第三3个阶段进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授课语言。 第一阶段,主要用蒙古语授课,同时,用汉语教会名词术语和关键词语;第二阶段,主要用蒙汉双语授课,同时,完成由蒙古语授课到汉语授课的过渡,使蒙古语授课学生基本具备汉语授课的能力;第三阶段,完全实行汉语授课。这样,低年级阶段实行蒙古语授课,不仅能够使学生避开汉语不精通的阻碍,而且还能很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中高年级阶段,随着其汉语听说读写用等水平的提高,循序渐进地实行蒙汉双语授课、汉语授课,使其既能学好专业知识,又能达成蒙汉兼通。这一模式的创建和应用,对于不很精通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来讲,无疑是天赐良机了,因而,得到了广大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蒙古语系学生的普遍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广泛赞誉和自治区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1982年9月18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孔飞同志出席内蒙古农牧学院建校30周年校庆时激动地说:“……结合内蒙古的实际,要讲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要讲民族政策的落实,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听说你们的畜牧、草原、兽医3个专业有蒙古语授课班,这样很好,这是从长远、从实际出发。全院所有的专业中也要把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放在一定的位置上才对……”的确如此,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的历届领导和几代有识之士, 就是在这样一个办学最艰难的时期,也始终把发展民族教育和造就少数民族人才,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认真重视,常抓不懈,不断壮大蒙汉双语授课师资队伍,努力创造民族教育办学条件,逐步增设蒙汉双语授课班招生专业,逐年扩大蒙汉双语授课学生的招生数量,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蒙汉兼通的各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原内蒙古林学院也担当起振兴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从1987年起,在林学专业正式招收了蒙古语授课本科班,其毕业生也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所有这些,都为后来在相关专业更好地发展民族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每年金秋时节,带着马背风尘的蒙古族新生大批地涌进校园,担任蒙汉双语授课的教职工以标准、纯正的蒙古语欢迎他们到来,告诉他们这里是实现蒙汉各民族大学生成才梦想的摇篮。浩路、乌尼、朝伦巴根、刘震乙等领导和专家教授曾多次给蒙汉双语授课的同学讲入学后第一堂“成才讲座”课,使他们感到这所大学草原畜牧业办学特色鲜明,校园里有一种精神和大草原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博克”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育活动,浓郁的草原文化氛围吸引着牧区和半农半牧地区来的莘莘学子。受草原文化长期润泽的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由于独有的与大草原息息相关的办学特色和开展民族高等教育教学的创新,到处体现着这种独树一帜的“草原之子”精神。这个被几代农大人诠释的精神被总结为:“大爱无疆、大道无易、 大搏无畏、大志无憾”的塔林夫精神。这种精神取之于内蒙古大草原,升华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贡嘎丹儒布院长为代表的老一代建校元老们为了创造民族教育的必备条件——蒙汉双语授课,曾经历了一段颇具艰辛的努力,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最初采取了面向全社会选调合适人员,引进早期苏蒙留学归国人员,招收一定数量的蒙古族优秀学生在汉语授课专业学习,择优留任教师并派出国外留学,进行重点培养等途径和措施,并长期坚持不’解, 逐步充实队伍。由于“文革”的冲击,在经历了艰辛努力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终于创立了蒙汉双语授课初步条件,为蒙汉兼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有利基础。 之后,又经过近10年的坚持努力,建成了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学缘、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为了满足早期培训蒙古族业务干部的需要,学校较早地使用蒙古文自编教材。 1959年12月10日,蒙古国教育部第一副部长赫尔洛来校访问时,接过学校赠予的畜牧、兽医专业蒙古文教材爱不释手,感慨不已地说:“在我们国家已经没有几个人能认识真正的蒙古文字了。没想到你们能用蒙古文字编印出这么好的自然科学大学教材。 你们用事实证明蒙古文字不落后于时代,有其科学性和存在的价值,让我很受感动,很受教育……”
  1984年,学校召开了第一次蒙古语教学工作会议,研究了蒙汉双语授课教学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问题,成立了“蒙古语教学工作委员会”、“蒙古文教材编审小组”和“蒙古文教材建设学科组”,初步形成了校、院蒙古语教学管理体系;出台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办法和措施。这些举措保障了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教材的编印、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检查与质量监控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进入21世纪后,学校组织教师编译了全国统编教材,完成了动科、动医、草业等专业系列教材,编写了一批乳肉蛋加工方面的特色教材,使蒙古文教材质量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迄今为止,共出版蒙古文教材146种,其中11部教材获国家级奖项,较好地满足了蒙汉双语授课的教学需要。另外,通过蒙古文教材的编写,我校专家教授们丰富了蒙古语言文字名词术语。据不完全统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分重视的我国蒙古语文工作八省区协作办公室和内蒙古名词术语委员会联合审定并公布的9390条名词中,就有多达2350条为我校专家教授译定的。
  1999年,农林两校合并时,学校已经拥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林学、农牧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牧业经济管理、金融、食品科学与工程、牧医师资等9个蒙汉双语授课班招生专业。农业大学成立后,学校继续秉承“为振兴民族和民族地区做贡献”的办学传统,积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先后增设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工商管理等5个专业,使我校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增至14个。后因蒙汉双语授课师资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出现了停滞甚至萎缩现象,如:截止到201 1年,我校本科专业由1999年的28个迅速增加到71个的时候,蒙汉双语授课专业却一直停留在2002年的14个,蒙汉双语授课师资队伍由2002 年的160多名锐减到136名。蒙古语授课学生可选专业太少所带来的选专业难、上好专业更难的问题,自2000年扩招后越来越突出地摆在了自治区各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面前。全方位选择专业,是广大蒙古语授课学生的普遍愿望和合法权益,但全面创建蒙汉双语授课条件又非一日之功,直接在汉语授课专业招生也不现实,因为,对于多数蒙古语授课学生来讲,汉语即是先天不足,加上基础差异较大,对完全汉语授课很不适应。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内政发[ 2007] 103号),提出了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方针。我校认真贯彻这一文件,恢复了对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并采取了每年选择5个左右的专业轮换招生的办法,增设民族教育专业,截止到2011年,民族预科教育专业发展到27个, 各类民族教育类专业达到了41个,基本满足了广大蒙古语授课学生选专业难的问题。 之后,针对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转本后不适应汉语授课现象较为突出的问题,学校又为其低年级阶段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蒙汉兼通的教师授课,并根据学生志愿配发蒙、 汉文教材,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迄今为止,从我校民族教育类各专业毕业的学生遍布自治区农牧业旗县和新疆等七省区蒙古族聚居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行政和技术骨干,特别是在一些牧业旗县的畜牧、兽医、草业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几乎全是我校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的人担任旗县的主要负责人或盟市主要领导,有的成为了自治区级领导,精通专业、蒙汉兼通是他们独特的优势。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担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高层专业技术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国外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担任重要技术职务,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学校民族教育的创办和发展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昌盛与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金宝明,男,蒙古族,1963年10月出生,内蒙古科左中旗人,副译审。1982年9月—1987年7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学习,1987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现任教务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