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血液在流淌——访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党员李凌坤
![]() |
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好事很难,这一切都源于坚持。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姑娘,她正在坚持着、奋斗着,将爱心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这就是2009级土木六班李凌坤,中共党员,一个平凡、开朗、乐观的女生。
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的姑娘,短短两年间坚持无偿献血4次,累计献血量达到1000毫升。去年11月份,还捐献出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呼市部分媒体还就此事进行过专访报道。然而,在她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骄傲与自豪,取而代之的是如湖水般的平静。她微笑地说,“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想到我的血液能够救助患者的生命,我便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柔弱的姑娘,肩上是有责任的。我要用爱心去回报我们的社会,用热血去救助更多患者,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用爱来回报社会,生活就会变得很精彩。”
李凌坤是一个蒙古族姑娘,出生在巴彦淖尔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一直坚持投身公益活动,其父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小时候,她父亲总会参加一些无偿献血活动,并告诉她:“血液是生命之本,也是治病救人无可替代的重要物质,用我们的血液可以挽救人的生命。”听到这番话,她觉得自己的父亲好伟大,从那时起,她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像父亲那样有爱心的人,有爱心的共产党员。后来,当父亲因病住院急需输血时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这使她感受颇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帮助父亲完成爱的接力,要把献血作为一项事业来继承。
2010年,李凌坤终于迎来了她的18岁生日,那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多年埋藏于内心的梦想实现了。她将献血——这份特殊的生日礼物送给了自己。怀着紧张与激动的心情,李凌坤在内蒙古血液中心顺利了完成人生中第一次400毫升的无偿献血。打电话告知父亲时,父亲激动得没说出话来。后来父亲才说,“女儿长大了,你是爸爸的骄傲!”听了父亲的夸奖,她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也给自己所选择的这份隐形事业——无偿献血增加了力量。她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要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自己点滴的奉献与延续他人的生命比起来就已微不足道了。
作为班级的团支书,李凌坤经常带头动员其他同学去做公益活动,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更多的人。她的同学腾格尔夫就在她的影响下也多次参与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勤奋努力,乐于助人,是李凌坤身边朋友对她的一致好评。无论大家有什么困难她都伸出援助之手,与同学共度难关。 “我记得有一次感冒了,那是冬天,嗓子疼了很久,她就把橘子皮放在暖气上烘干,然后泡水给我喝,而且提醒我吃药……”,“她每次出去买东西的时候,都会问问大家需不需要捎带东西……”,“考试的时候,她总帮我们做考前辅导”……这就是她生活中的点滴缩影。
即将毕业的李凌坤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但在她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疲惫与忧愁,取而代之的是还是那份坦然和从容。她说:“自己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她会一直保持着开朗乐观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件事。她表示,无论自己毕业后做什么,还会坚持从事公益活动,带着一份爱心感染更多的人。
这就是李凌坤,一个平凡却了不起的小姑娘,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虽然渺小,却发出别样的光芒。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