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活,不一样的精彩—访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学生王晨彦
新闻中心记者:陈俊萍 刘巧凤
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精彩,一个人的梦想!青春的风铃扣开了心扉,青春的笛子吹动了梦想,淡淡的花香在空中随风散发,而他梦想不断,他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尽情飞翔。他,善于为自己选择,也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他在青春的生活中,用嘹亮的歌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就是王晨彦,经济管理学院第十三届团委学生会主席。马上就要见到王晨彦了,记者心里不免有些激动和紧张,不过,当想到之前和他联系所体会到的那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时,记者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了许多。看到王晨彦露出的真诚笑容,记者感觉到陌生的面孔,此时却变得那么熟悉,这一刻也似乎成为了这个冬天中最温暖,最值得珍惜画面。采访在简单的交谈中开始了。走进王晨彦的世界,与记者一同感受不同的生活带来的不一样的精彩!
新生活的开始,理想的悄悄发芽
刚刚步入大学新生活,王晨彦和自己的连长、帮训学生干部共同度过了令人难以忘怀的军训生活。得到学长和学姐的一次又一次真诚的帮助后,他感觉到了亲人般的温暖。为了丰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他最终选择加入在自己印象中比较温馨的学生会这个组织。他提到,学生会真的是太能锻炼一个人的能力了,在学生会两年多的生活里,他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无论是喜乐还是哀愁,都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当记者问到他从一路走来的经历中所学到的人生道理时,他坦然地说:“工作中难免会受到委屈,尤其是当自己辛勤付出之后,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责备时,心里会感觉到一种酸酸的痛楚。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学会忍耐,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虽然自己的脾气不是很好,但是还是学会了如何去忍耐。忍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许多同学经受不住生活的考验,很轻易的中途放弃自己已经为之付出了很多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忍耐。”是啊,王晨彦的一番话让记者深受启发——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抱怨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不工作,所以会出现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这一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许多大学生不能忍受毕业后所做的薪水低、工作累的基层工作,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最终只能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如果他们学会了忍受,忍受工作的苦与累,忍受别人的流言蜚语,忍受工作中的不理解与冷漠,那么他们的人生就会演绎出另一种精彩。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大学生连在学校遭受的这些委屈都难以吞咽,那么当他们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后,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竞争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面对工作的压力,王晨彦说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不断的付出。虽然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没有收获。“做每一件事我都力求做到最好,一些比赛争取拿第一,这是我的做事态度。同时我也很享受过程,不论结果如何,只要对得起自己就好,每一次都做自己心中的冠军。”这是王晨彦的真诚流露。战胜自己,战胜别人,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做自己心目中的冠军吧!
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王晨彦在处理与老师、同事、部员之间的关系方面可谓得心应手。进入大学后, 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王晨彦有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当记者问到怎样很好的实现与他人友好往来时,他莞尔一笑,轻松地说:“其实也很简单,与人交往要有礼貌,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也很重要,并且要有诚信,只要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好。此外,也需要学会与人分享,如果能够做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那真的是一种幸福。,希望大一的学弟、学妹与身边的同学、老师多一些沟通与交流,学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积累一些宝贵的经验。”王晨彦的话意味深长,这让记者深刻了解到,善于交际也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体现以及与人交际时礼貌、谦虚、诚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他总是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说自己也其实没什么值得学习的,更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完美,还需要继续努力。他说:“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还是谦虚点儿好。”谦虚是种美德,王晨彦用真正谦恭的姿态,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从而在生活中实现了与他人很好的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少不了交流,通过交流可以让彼此更加了解,可以使友谊更长久。交际是活化社会的运动,信息社会更加需要较强的交际能力。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虽然简单,但富有哲理。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生活中,无论你有多么强的能力,多么好的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无法取得成功。同学们也应该有所体会,许多大学生在经过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经受不住社会进一步的考验,这就暴露了他们身上的缺陷,在大学生活中没有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步入社会后很难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实现和睦相处。“适者生存”,毕业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的前提是要先适应生活。
与坚持为伴,与成果相遇
坚持,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努力,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坚持 ,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坚持,是万丈高楼一砖一瓦的重叠,一层层的攀伸,才有居高临下极目远眺的风光。 他,王晨彦,这一路走来始终不忘携带坚持到底这份精神,在大学生活中留下了坚持不懈、继续拼搏的身影。在大二的时候,王晨彦亲手举办了一些成功的比赛。比如说,金融英语风采大赛、普法知识竞赛等。当谈及这些比赛的时候,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当时准备这些大赛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尤其是举办第二届金融英语风采大赛,真的是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他说:“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工作累就不用说了,吃不上饭,睡不成觉似乎也成了必然。所有的努力在赢得了场下观众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得到了同学们真心的赞美的那一刻,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真的挺激动的,感觉自己挺棒的,体会到了一份成就感,感受到了工作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他用简单、朴实地语言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的经历,但在经历的背后他挥洒了多少滴汗水与泪水?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又承受了多少份压力与痛苦?又有谁能知道,谁又能够体会到其中的酸楚与孤独?这将永远是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明白的秘密。
雄鹰之所以飞翔于广袤的天空,是因为它有一双有力的翅膀;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有滋润它的土壤。王晨彦今日的硕果累累与他的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当记者问到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认为自己取得了哪些进步的问题时,王晨彦有些腼腆的说,在布置礼堂时速度比以前快了,关于电脑操作等技术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王晨彦曾经成功的举办过的金融英语风采大赛。记者了解到,王晨彦在举办第二届金融英语风采大赛时正好经历了封校的那一紧张、封闭的阶段。这无疑给举办比赛带来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在那段时间,学校不允许聚众,这可急坏了当时的王晨彦。为了不影响比赛如期举行,他东奔西跑寻找合适的场地供选手排练。为了给大家申请排练场地,他到处找人帮忙,和别人很客气甚至用恳求的语气进行交谈,其中不知遭受了多少次别人冷漠的回应。他陪伴着参赛同学从西区到东区,从经管院到林学院,他们的排练一路奔波。可是在那样特殊的情况下,在很多参赛同学抱怨排练场地来来回回的折腾、心情烦躁的时候,大家就像蔫儿了的花朵,势气并不是很高昂。坐在观众席上的王晨彦看到这一情况后王晨彦为了让大家在枯燥的排练中多一些乐趣、认真的排练,他有时“不顾自己的形象”,用一些各种搞怪滑稽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逗大家开心——尽管当时他的心情差到了低谷。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让微笑重新绽放,也温暖了当时每一人的心房。白天,王晨彦为了拍摄比赛需要的VCR在呼市的周边四处奔波,晚上回到宿舍后仍然要顶着学习的压力继续筹划与比赛相关的事宜。考试即将来临,比赛也要开始。一边要复习功课,一边要进行排练,参赛同学都很着急,排练室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屡屡出错时,王晨彦不但没有责备大家,还不断的鼓励大家要团结合作、坚持到底——他并没有因为考试而取消了比赛,也并没有因为种种困难而放弃比赛,因为他内心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几经波折,金融英语风采大赛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学院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王晨彦凭借着自己办事细心、比别人想的多、讲究效率等优势举办了新生辩论赛、普法知识大赛等大型活动,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将第二届金融英语风采大赛成功举办。就像王晨彦自己说的那样,他最大的感悟就是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 。
虽然无法体会这些经历给予他内心的那一份独特的感受,但是记者从他的眼神中领悟到了:正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王晨彦在生活这座高山上走过了蜿蜒崎岖的小路,跨过了荆棘丛生的阻隔,淋过了突如其来的暴雨,一步步登上了最高峰,赢得了他的人生,也赢得了别人的赞美。可是当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时,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着?当我们赞美高山的雄伟时,是否会想到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当我们赞美景色的秀美时,是否会想到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同样,当我们赞美王晨彦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时,是否会想到他在克服种种困难时所要忍受的那一份无人理解的悲哀与内心承受的挣扎?“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学生会繁忙的工作中,有多少人因为无法忍受工作的繁琐和苦累在中途选择了放弃,又有多少人碌碌无为的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荒废了自己宝贵的青春,而王晨彦却选择了忙碌,拥有了充实。这让记者不得不叹服他的坚持与执著。当和记者谈到自己是凭借怎样的优势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一步步走到今天时,他认真的说:“我办事比较塌实,很注重细节,想的也比别人多,而且办事讲求效率,说做就做,从不拖拉。”从他的话中不难看出,他是个很细心的人,而细心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筹码。中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使他在播种的季节辛勤劳作,在收获的季节硕果累累。
责任与理解,前行路上的基石
王晨彦的心里一直坚定着一份信念——我爱这个组织,我希望它好。在采访的过程中每每提到学生会,王晨彦总是滔滔不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可是在兴奋之余,他的脸上泛起了愁云,关于对学生会的一些说法,常常令王晨彦为之烦恼。他说,经管院在学校里是人数最多的一个学院,会有一些传闻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理解。“没有办法让所有人都听话”,王晨彦用实际行动来改变这一切。他告诉记者以后会逐步开展一些交流会让大家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会,并且将认真对待一些反馈回来的意见或建议,认识,改正,实施。同时,王晨彦还向记者表达了强烈的愿望,他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学生会,学生会其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理解是生活的太阳,它将带来无尽的温暖;理解是生活的发动机,它将带来无穷的力量;理解是生活的美酒,它将带来醉人的芳香。尽管面对外界对于学生会的一些不好的说法,王晨彦依旧对此表示理解并努力解决。记者不难看出宽容的品质在他的身上闪耀着光芒——理解别人同时也是理解自己,这一点王晨彦做的非常出色。“上了大学后,最重要的是学会与人相处”王晨彦这样说。是的,交际在生活中是最为复杂的,它主宰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决定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而王晨彦在这方面做得游刃有余他和记者一同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他告诉记者,首先要学会和别人的交流与沟通,“吸收别人的长处”,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把别人说的话当回事”,在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学会尊重。此外,他还特别强调了礼貌及诚信问题,“待人接物要有礼貌,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言风雨中坚定的举伦理的信念。”王晨彦身为学生会主席更是秉着谦虚的态度,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的言行,即使做错事也会认真反思,严格要求自己。他的宽容大度、理解珍惜和与人为善的美好品质为他带来了好人缘,他就好比百花丛中最娇艳的一朵,溪流中最清澈的一滴,夜空中最闪亮的一颗星,赢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交际圈。可以说,王晨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当记者问到在工作中遇到哪些困惑时,他的表情略显无奈,然后很深情的说:“其实学生会这个组织,大多数同学都很熟悉,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没有几个。很多同学都觉得学生会的人比较牛,不好与人相处,同学们心里与它有一种距离感。其实,并不是同学们想象的那样,学生会在学校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它也有一些规则和章程。我对所有的成员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工作中我很严肃,从来不和他们开玩笑,就是为了能够让成员把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在同学们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开学到现在 我已经开除了很多成员了。很多同学都会经常抱怨,学生会每天没事儿干就知道点名、查人。其实, 不知道抱怨的那些人可否想过,11点后也许你已经钻进了暖暖的被窝,但是他们还在一层楼一层楼的挨个走宿舍,难道他们就不想早点进入梦乡吗?学生会的宗旨是服务学生,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感受到其中的酸甜与苦辣.我真的是很希望,同学们在抱怨时能够多想一想学生会对同学们成长的帮助,对它多一份理解.我们不索求回报,但我们渴望理解.经管院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大院,人很多,难免有管理不周到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谅解,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尽量提出来,我们也很想与学生之间多一些沟通,从而使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做不到让所有人喜欢我,但是我能做到让大多数人认可我."王晨彦的一段真情流露,让记者体会到了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的是别人身上那耀眼的光芒,却忽略了他们在背后付出的辛苦.人们也经常多一些抱怨,却少了一些对他人的尊重与感谢.在采访的过程中,王晨彦的手机铃声响了,他从衣兜里掏出手机,很腼腆的看了看记者,边挂断边说:“不好意思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做者无心,观者有意。他的言语和举动让记者感受到了学生之间的尊重,铃声的飘入带来的不是尴尬,而是多了一份温暖。当你学会了尊重与感谢,你的生活也就会有更多精彩的瞬间.尊重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的清澈而宽阔; 尊重如熏人心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的安静而平和; 尊重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的纯净而明亮。王晨彦还告诉记者,他做错事从不为自己找借口,错了就是错了,不需要给自己找理由。他会静静的接受别人的批评,然后努力改正,慢慢进步。身为学生会主席,他也工作了快三年的时间了,在很多情况下自己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会的成员考虑问题,做的不好,也能够理解他们,因为自己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深有体会。这就是王晨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理解他人,不求赞美,渴望理解的王晨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部员到主席这一路走来,王晨彦历经坎坷坚持走到了最后。他回忆说,刚进入学生会时有些意见也不敢说,只是默默的付出。大二时也曾因为一些原因想过要放弃,但是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学长希望学习部能出一个主席”,为了这句话王晨彦选择了继续留在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中,而在之后的这段日子里付出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卑微的小树苗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有了伟岸的身躯;羚羊为了生存不停的奔跑有了惊人的速度;如今这个希望变成了现实,当年的梦想在他的身上成真。在记者提到“金马杯”的举办时,王晨彦原本喜悦的脸庞流露出几分难过。因为在此过程中王晨彦多次受到责备,“当时心里感到特别委屈”。是将这份委屈刻在岩石上?还是写在沙滩上?王晨彦毅然地选择了后者。微风拂过,销声匿迹。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王晨彦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兄弟之间的情谊,记者能够看得出这份珍贵的友谊在他心里的地位。它是陪伴王晨彦抵达彼岸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时间悄悄的流过,采访也接近了尾声,回想整个采访过程,温馨,感动,欢乐的气氛弥漫其中.“那我先走了,有事儿给我打电话.” 王晨彦面带笑容,温和的语气让记者感觉无比亲切。望着他的背影,记者思绪飘飞,陷入了沉思······
雨果云:“即使在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王晨彦自始至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凭借那份执着与坚持,靠着那颗努力与上进的心一路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站在了今天的位置上,成为黑夜中最耀眼的灯塔。
是的,王晨彦在大学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生活风采,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拥有了一份不同的精彩青春.他用自己的风格编织梦想的翅膀,确定奋斗的方向,奠定事业的基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祝愿追求简单,平凡的他越走越远!(编辑:太玉鑫)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