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彰显社会道德风尚——访2010级园林项目一班边守刚同学
有人说:“拾金不昧是道德水平的一面镜子。”有人说:“拾金不昧者是现代版的活雷锋。”正因如此,人们把拾金不昧定义在了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基础上,所以大家争议——我们所指的拾金不昧到底是传统美德还是法律义务?朴实善良的边守刚给了我们答案。
也许你不曾见过他,但他真诚善良;也许你不曾听说过他,可他待人亲和;也许你不曾注意过他,他却落落大方。
记者踏着清晨洁白的雪花走近边守刚,一个普通的大二男生,一个不普通的校园“雷锋”,一个拾金不昧的学生,一个始终面带微笑驾驭人生的乐者。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2010级园林项目一班边守刚同学,于12月9日19时许,将曲先生丢失的手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支票和3万多元的现金)拾到后亲自送还给失主”这则消息在校园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2月6日晚,边守刚和同学在学校东区北门吃饭,遇到一个喝醉酒的男子拿出手机放下包跌跌撞撞的走了,正好被刚出饭店的边守刚和同学见到这一幕,于是他们把包捡起准备还给失主。但醉酒的男子并不清楚他们要做什么,于是变怒斥他们离开。边守刚和其同学见状,猜想男子的家应该就在附近,于是尾随其后,跟随男子回家。边守刚和他同学将包交给他家人后,醉酒男子的家人询问他们的电话号码并给钱作为报答,但边守刚和其同学并没有接受并迅速回家。“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边守刚说。据了解,失主家人当时要给边守刚的报酬不菲,都被他谢绝了。当记者问道边守刚在捡到这么多现金时的想法的时候,边守刚笑着说:“我根本就不知道包中有这么多钱,我只是想着赶紧把包给别人还回去,因为我觉得乱动别人的私人物品不合适,就算他当时的态度不好,我们还是得把东西送回去。假如他那天醉倒了,我们会打110,把丢失的物品全部交给警察。”
边守刚诠释了90后的公益道德荣辱观和社会责任使命感。低调做人的他一直强调这是一件任何人都会做的举手之劳,边守刚坦言,因为被询问电话号码有顾虑,担心自己会被人讹诈,但最终还是相信“世界上好人多”这句话。如果他知道在这件事情之后有些事情打破了他原本生活的平静,但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如果非要问出原因,他认为这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责任感,在受到这些高等教育和思想熏陶之后,必须重视社会公德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
原本没有想到这件“小事”会引起这么多的关注,老师同学们眼中善良、正直、重情义的他也很欣赏的是公益事业,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央视播的《妈妈,洗脚》和《为别人亮起一盏等》,他说:“如果每个人以孝为先,时刻为别人多着想一点,那我们中国就很给力了。”
初见边守刚记者便被他一身清爽的打扮面带笑容的亲和力所吸引。“其实我也没什么好采访的,就和你们随便聊聊吧。”边守刚丝毫没有我们所担心的距离感,眼前的他,语气温和亲切,让我们之前因陌生而产生的紧张感消退了不少。
从少年时代谈起,边守刚的少年时代就像是一本书,而此时他一页页的翻看,一点点的回忆。书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有着不一样的感动。
“进入大学的两年,我经历了很多,成熟了、心态不同了、性格改变了。”那些儿时曾经嗤之以鼻的道理,经历了岁月的历程,如今才体会到了其正确性。可能是感慨光阴变迁,他的语调略显低沉:“毕竟是老一辈人的经验,我想人生的经验只有在经历过才能懂得,只能在自己成长中不断总结。”
当某件事逐渐消耗你每天的时光时,他就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每天练习两个小时太极的时候,俨然他不仅把这当做了一个减压的方式,也把它当做了与生活中的一部分。热爱打太极的边守刚有着沉着稳重的性格,但也不缺乏幽默。边守刚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让自己完全放松,不再安排任何事宜。躺下来看本书或者上网看看新闻,这就是他一直以来的爱好与习惯。在一个闲暇的时候用一种闲暇的心情,才能感受到一些事物特有的风格。
问起他是否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人时,他毅然否决:“我只是个普通人,也会有喜怒哀乐。”没错,没有人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会历经沧桑,会偶感忧郁,会愤怒充满胸膛。生命都会有心结,心结是自己结的,也是自己解的,而生命就在一个又一个的心结中成熟、再生······人生有低谷也有高峰,要做的不是想得太多、要的太多,而是摆正位置,拿出真正的豁达。
“答应人家的事就要做好,要不然就不答应。”这是一种责任心,是一种骨子里的坚持,只要他应该做的事,他一定会竭尽全力。学习之余,他到过工地、卖饮料、发传单······各类社会小实践,他一直积极参与。
阳光的心态伴随着他,所以他总说“我真的很幸运,来到这所学校,幸运的遇到了这么多人。”他认为能够聚到一起,本身就是命运眷顾之下可遇不可求的缘分。所以只要别人对他好,他便不求回报的加倍对别人好。而早已体会了帮助别人的同时内心快乐得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付出的理解。
很多人将“拾金不昧活雷锋”的称号看成是一种荣誉,但在边守刚的眼里那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当得知自己已被人称之为“活雷锋”时边守刚有点受宠若惊——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都会去做的事情而已。“我捡到东西还给失主,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从不将这些作为炫耀的资本。他认为如果什么事情都用金钱量化,无疑导致我们精神世界失落,也会让一些高尚的行为庸俗化。边守刚的故事之所以让人敬佩不已,就是因为他将失物如数归还给失主,没有附加任何条件,而这正是拾金不昧的真正内涵。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怎样让自己的人生笑容灿烂,怎样让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需要的是一种无私的心态。
采访已经进行了两个小时,但边守刚始终没有一丝的疲劳或不耐烦的神情,仍旧保持着不疾不徐的语调,记者和他的交谈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继续。
在谈到人生观时,边守刚说出了自己遵循“人生加减法”。他解释道“人生的加法就是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提醒自己始终是个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大学的我们从青涩到成熟但不要堕落。”做好人生的加减法可以帮助自己掌握好自己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未来“减法则是要弄清楚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丢掉学业,多总结反省,多给自己一些思考和沉淀的空间。”
省略号是边守刚的空间签名,他说“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省略号作为我的空间签名。”省略号的空间签名一如他给记者的影响:简单。他从容、淡定,眼神中透露着坚毅,不卑不亢,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然而就是这种固执的简单让边守刚给学院领导和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林学院党委副书记陆海平对他评价道:“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边守刚同学面对金钱的诱惑不动心,坚持自己的信念,急人所急,主动联系失主归还财物,他高尚的行为和思想品德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的具体体现,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希望广大同学学习边守刚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创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边守刚的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网络流行的时代,他在户外运动之余会在网上浏览一些新闻,谈到对于网络上抨击90后的这一现象,他表示有些太过局限性,虽然有些语句合乎情理,但这些并不能代表全部的90后。毕竟我们这一代人还在成长,在成长中我们也在学习,然后变得足够成熟。现在的90后已经陆续走进大学校园。有人曾评价说:“大学里走出来的学生,一种是人才,一种是人渣。”这一现象怎么看待时,他说:“这种想法太过极端,我还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谈梦想只谈目标,梦想是遥不可及的事,而我的目标是做个普通人。”看似简单的回答但在这个物质欲横流的时代,可以抵制诱惑只愿做一个普通人其本身就不普通。但是做个普通人的他却有一种最为不普通的生活态度。在这样合情合理中的可以得到表扬的时候,他却甘愿做一个普通人,坚守着我们的传统美德,也坚守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在记者看来,已算成功。
除了这些待实现的梦想之外,他还说他拥有着一笔无价的财富,善良而又严格的父母,体谅又可亲的兄弟。这些一直陪着他长大的平凡而又朴实的人们,一起为他潜移默化的传递着传统美德的光芒。记者了解到了一个严格母亲的故事。边守刚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母亲的坚强善良和严格是边守刚永远钦佩的地方,是母亲以身作则教会了他什么叫做责任心,也是母亲告诉了他:人穷志不穷,绝对不能铺张浪费。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好好干,人的一辈子就该有原则,有目的,有方向。就像班主任陈老师对他的评价 ——“现在的大学生有这样的品德是很了不起的,我为他骄傲,我们班级为他骄傲,我们学院也为他骄傲。”
当记者问及接下来他的人生方向时,他坦然,当入学成绩并不高,但是很喜欢自己的专业,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争取考研,考到自己梦想的学府,他要在压力中寻找动力,一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规划。
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在寻找成功的路径,而边守刚一直坚持的还是当初的想法。前方的道路——边守刚相信,只要做真实的自己,坚持不懈,未来,让他一路披荆斩棘!
后记:纪伯伦曾说:“实实在在尽己所能,埋首于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业。”我们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像火车轨道上的螺丝,默默的坚守着自己的事业。在这样风靡的物质欲世界中保持一份净土,让我们的传统美德之树健康而又茁壮的成长。
人生,在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一直行走在路上,优秀也好,平凡也罢,每一次行走、每一份感悟都是前进的动力。在路上,我们感受生活、收获成长;在路上,我们谨记边守刚同学拾金不昧的精神并以此来砥砺自己,在人生路上走的更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