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学院草地生态团队揭示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群落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新机制
近日,草业学院草地生态团队王忠武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Plant Ecology》发表题为“Increased precipitation weakens the role of Stipa brevifora as the keystone species in a desert steppe”的研究成果。该论文揭示了降雨变化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短花针茅重要值变化的“双刃剑”效应,为深入研究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策略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研究发现,尽管短花针茅高度、盖度及生物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重要值随降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
短花针茅地上生物量碳、氮储量随降雨量增加而增加,而δ13C 值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降雨量增加促进短花针茅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氮储量,进而提高了其重要值;降雨量增加也通过直接促进短花针茅叶片蒸腾速率或促进叶片气孔导度从而提高其蒸腾速率进而对短花针茅重要值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为预测降雨量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植被演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生理生态学依据,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适应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学校是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2022级博士研究生崔媛媛为第一作者,王忠武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60353, U23A2001, 31560140)、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1ZD0044)、内蒙古农业大学跨学科基金(BR22-14-04)等项目的资助。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