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位置 > 首 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动态 > 正文

我校张和平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后生元临床研究重要成果

添加时间:2025-04-28 09:15 来源:科技处 记者:通讯员:阿荣 孙志宏(乳业学院)

4月25日,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研究成果“后生元及其成分在促进人类和小鼠肠道运输及缓解便秘方面的功效”(Efficacy of a Postbiotic and its Components in Promoting Colonic Transit and Alleviating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Humans and Mice)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正式发表。我校博士后马腾、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李亚琳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重点实验室张和平教授为通讯作者。

慢性便秘是一种与肠道炎症相关的常见胃肠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尽管益生菌在缓解便秘方面已展现较大潜力,但其效果受物种和菌株间的异质性影响较显著,其活性受宿主胃肠液、制剂形式、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制约也较大。后生元因其成分明确、稳定性较高、储藏性能良好,以及较小的分子量能够迅速被肠道吸收等特点,已成为研究的新焦点。

该研究首先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纳入108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A组(先接受后生元Probio-Eco®然后安慰剂; 后生元灭活菌体数量:300亿/克)和B组(先接受安慰剂然后Probio-Eco®)。受试者分别接受为期3周的干预,中间间隔2周的洗脱期,以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显示,Probio-Eco®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排便频率和排便困难程度。通过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学分析发现,Probio-Eco®干预后患者肠道内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以及多种与肠道内稳态和转运相关的活性代谢物水平显著增加(如色氨酸、琥珀酸、3-吲哚丙烯酸、5-羟色氨酸等),而与患者生活质量及压力焦虑相关的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降低(如对甲酚、17α-羟基妊娠烯醇酮、皮质醇等)。

为验证临床结果,通过洛哌丁胺诱导构建便秘小鼠模型,验证后生元及其特征代谢产物(琥珀酸、3-吲哚丙烯酸和5-羟色氨酸)缓解便秘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多组学联合分析显示,后生元Probio-Eco®通过特异性介导琥珀酸-短链脂肪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5-羟色胺、以及色氨酸-3-吲哚丙烯酸途径,靶向驱动短链脂肪酸、3-吲哚丙烯酸和5-羟色胺等功能性代谢物与肠道内分泌细胞和肠上皮细胞互作,增强肠道激素和粘蛋白的分泌,同时调控炎症反应,协同改善了肠道蠕动和黏膜稳态,最终缓解了便秘症状。该研究不仅证实了Probio-Eco®作为慢性便秘干预方案的有效性,更为后生元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责任编辑:王瑞霞  初审:王丽
复审:杨逸隆  终审:郭松朋
阅读:

下一条:草业学院草地生态团队揭示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群落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