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CFERN]周梅教授代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在全国政协会议发表演讲

添加时间:2009-09-15 19:47 来源: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


     9月8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气候委员会、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的“关注气候变化:挑战、机遇与行动”论坛在京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出席并讲话,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林智敏致辞,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卓榕生等领导分别发言。开幕式由全国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秦大河院士主持。

    论坛期间,来自全国政协的委员、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国家气候委员会的部门领导、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领导、国家气候委员会的专家、国家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专家、气候变化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及政府部门及科学界、工业界、金融界的代表共计300多人将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减缓政策与措施、地方与行业行动、融资、公众参与及科技创新等六个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中国林业局派出包括中国林科院在内的30多人参加了会议,周梅教授代表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参加会议并在地方与行业行动专题进行了《林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成效》的演讲。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怒云教授;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广翠研究员听取演讲并对演讲给与充分肯定。

    周梅教授的演讲是在从《京都议定书》的内容解读开始的。她说:《京都议定书》规定,减排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减排即工业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即发挥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正因如此,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的APEC会议上发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她向大家陈述,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高度概括了林业“四地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其中,前三个“地位”早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已经提出,而“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一内容,为中央首次提出。

    周梅教授分析了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涉及林业的相关条款中,强调林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可以体现在森林吸收、固定和贮存CO2的碳汇功能,以及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贮存在森林中的CO2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两大方面。围绕上述两大内容,周梅从植树造林,发挥森林吸碳和固碳作用、加强天然林保护,提高森林的碳汇潜力两大方面陈述了林业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重点介绍了持续27年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及“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使中国增加大量森林面积,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中所作出独特的重要贡献。除了人工造林,周梅的演讲强调国家加大天然林保护,以提高森林的碳汇潜力的最有效的措施是1998年开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经过9年的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天然林保护行动中,国家林业局重视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病虫害工作等,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次论坛会议上,周梅教授演讲的重点是以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为主线,介绍了林业对气候变化研究的举措与进展。她说国家林业局对生态站网的建设是我国林业行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缩影。她在演讲中全面介绍2009年6月正式发布的《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 -2020年)》。重点从大尺度长期观测研究、专项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等三方面介绍了林业行业应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动态。

    她引用《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长期发展规划(2008 -2020年)》的内容向论坛展示:已正式批准的35个森林生态站(CFERN)基本形成横跨30个纬度的全国性观测研究网络,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典型生态区,形成了由北向南以热量驱动和由东向西以水分驱动的生态梯度十字网。其布局与国家生态建设的决策尺度相适应,经过多年发展,森林生态站网已具备了与国际同领域高端站网进行合作开展长期生态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海南尖峰岭、长江三角洲、江西大岗山、河南鸡公山、山西太岳山、内蒙古大兴安岭等森林生态站被全球陆地观测系统(GTOS)收录,森林生态站网同时还与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ILTER)、英国环境变化研究网络(ECN)、亚洲通量观测网络(AsiaFlux)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生态站网的长期观测数据能够为“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评估提供数量依据。能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及国际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的谈判和履约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最后,周梅教授认为,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适应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让林业发挥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任务极其艰巨。她从探讨提高森林碳汇的方法、推进加强森林碳保护的措施、寻找林产品碳替代的途径等三方面论述了今后一个时期林业行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任务。分析我国林业在继续增加森林面积和碳汇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探讨通过保护森林、减少毁林等措施,将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保护下来。加大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增强土壤的储碳功能。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防控力度,减少森林破坏导致的碳排放。提出发展生物质能源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责任编辑:赵殿武
阅读:

上一条:[人民网]青春在田野上放歌——记巴林左旗林东镇大学生“村官”王阿林

下一条:[人民网]席锁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人文社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