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新报】大学生塔娜病床上树起榜样
(记者 牟 野 通讯员 丁艳宏)
塔娜,从小患双侧股骨头脱臼,行动不便的她,从来没有向病魔低头,小时候她早早地就懂得为父母分忧,是父母眼中聪明、懂事的好孩子;进入大学后她昂扬向上、刻苦学习,又为同学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辛酸又自豪的童年
塔娜来自赤峰市巴林右旗的牧区,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0级水利水电2班学生。
因为从小患双侧股骨头脱臼,塔娜的童年是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走过来的。塔娜和弟弟经常得病,家里的积蓄都给他们姐弟俩治病了。
祸不单行,弟弟在5岁时,因病离他们而去。后来,塔娜的第二个弟弟出生了。弟弟在给家里带来希望和活力的同时,也使原本不堪重负的家庭,愈加拮据。父亲在公路段的微薄收入,早已经满足不了家中基本生活所需。
最后,父亲不得不放弃工作,开始种地、放羊、打零工、做厨师等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幼小的塔娜很早就懂得了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她从小就特别懂事,帮我看孩子,我们蒙古族有专门哄小孩的摇车,她经常摇着摇车哄弟弟,摇着摇着,弟弟睡着了,塔娜也累得趴在旁边睡了……”母亲回忆塔娜儿时的点滴时,眼中噙满泪水。
“塔娜从小就很懂事,八九岁的时候,就能给我们做饭了。每次我们在外干活回去的时候,她总会把饭给我们放在桌上,洗手的水和擦手的毛巾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她喊着我们‘妈妈、爸爸,快吃饭吧,菜都凉了’,有时候我们不回去,她就把饭菜给我们送到干活的地里去……”母亲回忆起塔娜的懂事时,无奈中充满了自豪。
体弱多病的塔娜从不抱怨,一次次用幼小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她的负担。小小年纪的塔娜,尽管行走不便,竟然也能替父母放羊了。
“大概在10岁时,塔娜的腿就开始疼了。后来,我借高利贷买了一二百只羊。当我们到地里干活时,塔娜就和她弟弟去山上放羊。记得有一次,一个外地放羊的人丢了羊,他就去我们的羊群里找。塔娜虽小,却聪明过人。害怕自己家的羊被骗走,死活不让那个人进我家羊群。无奈之下,那个人走了。第二天,那个人又去我们家,非要认塔娜做干女儿。”父亲谈起女儿放羊的趣事时,很是自豪。
在出租屋的床上,还在输液的塔娜却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还好吧,我已经习惯了,我每天只要看好领羊就行了。”
带着弟弟上学
尽管双腿行走不便,塔娜还是全心呵护着弟弟乌拉。
为了让弟弟早点学会一些东西,塔娜在刚刚上小学的时候,就把弟弟带到班里与自己一块学习。放学回家后,塔娜还要耐心地为弟弟讲解一些弟弟没听明白的内容,一直到弟弟上了小学。
高一时,塔娜的父母去河北打工。塔娜就和弟弟相依为命。塔娜上高中时,乌拉还在念初中。由于担心弟弟的安全和学习,塔娜每天晚上带着弟弟一块去上自习,放学后再带着弟弟回家。
“我那时候和弟弟在一个学校,白天上课还好,就是晚上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不放心,特别的不放心。”塔娜告诉记者。
虽然是过去很久的事情了,但塔娜再次聊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记者依然可以体会出她对弟弟无微不至的关爱。
“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忙,每天早上5点多叫弟弟起床,然后他收拾自己的屋子,我收拾其他屋子,再一起做早饭……早上8点上课,我们一般都是在7点之前吃完早饭,我再骑自行车带他去上学。”
“那时候你的腿还行吗?”
“有些不方便,我骑自行车的时候抬得不是很高,路也不是很好,尤其是下坡的时候就很困难,很难把握……”这样的日子他们姐弟俩坚持了80多天。在那80多天里,塔娜为了节约几毛钱,每周日早上起得很早,强忍着腿疼骑自行车带弟弟去离家五六里地的地方买菜。
“每次去的时候大概要花四五十分钟。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还会买几个西瓜。渴了吃一点,有时候时间紧,来不及烧水,怕没水喝……”虽然塔娜是笑着告诉记者这些的,但在这笑容的背后隐藏了多少苦与泪,又有谁人能知道?她在用自己的坚强为自己、为弟弟打造未来,她在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努力地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
“其实我知道孩子们有时过得很苦,晚上下晚自习9点多了,回去还得自己做饭吃,但他们却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每次打电话的时候,她总说‘妈妈你放心,我们能照顾自己,我们过得很好’。”塔娜的母亲红着眼睛诉说着女儿的坚强。
艰难求学路
有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命运却未曾早早地青睐塔娜,给她打开方便之门。塔娜的求学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在老家农村上小学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塔娜不得不休学一年。其间,帮助父母干完家务活后,塔娜就拿起自己心爱的书本专心学习。
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塔娜搬到了外婆家住,才开始了正常的小学生活。由于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塔娜非常珍惜,每晚都坚持学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塔娜的学习成绩赶上来了,还成了班里的尖子生。
“由于条件有限,我们老家的老师讲的内容比较少。在巴林左旗林东蒙中上学后,我的成绩从在家乡时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学习很吃力,尤其是英语。别人做一套练习题,我做两三套才能赶上他们。。”
塔娜回忆着自己当年艰苦的求学经历。母亲说起这段往事也不住地叹息:“我们每天晚上10点多睡觉,夜里一两点醒来,看到她还在学习,写作业。她在学习上从来就不用我们担心,每次回家总是写完作业才去干别的事。”
“她从一年级到现在的书本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尤其是那些本子,正反两面都写得满满的”。
“那时候,给她的零花钱,她从不乱花。她买东西总拣实惠的买……”塔娜的父亲从身边的衣架上拿过毛巾说:“你看,这毛巾,虽然这个角有点破,但质量都挺好,而且便宜。”
上大学后,塔娜依旧把学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塔娜每天总是第一个走出宿舍楼门,晚上也总是学到很晚才回宿舍。“她每天基本不怎么玩,所有的课余时间基本都在学习,每天都很早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塔娜的同学告诉记者。
虽然自己双腿行动不便,但是塔娜坚信知识可以为自己插上翅膀。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努力着,不停地奋斗者,不停地拼搏着。
终于做手术了
“不学习也是难受,与其如此还不如学习……何况这么多人都在帮我,我不能停在那不走呀!”塔娜笑着告诉记者,这也是别人问她为什么坚持学习时,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她这个病基本算是天生的吧,到她四五岁的时候才发现她走路的时候和其他孩子不一样”。父母解释塔娜的病情。
塔娜的母亲叹息着说,在她10多岁的时候我们带她去做过检查,因为没钱也就吃点药,但吃药根本就不起作用。当时因为邻居家的一个女孩也得了这病,而做手术之后病情反而加重了,他们比较害怕。
2010年,对塔娜一家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爷爷因病去世,父亲在吉林打工也不幸出了车祸,因无钱治疗,导致膝关节坏死。
2010年冬天,塔娜的班主任达楞古日巴老师在无意中发现她行走不便,便询问她的情况。她哭着告诉了老师一些她行走不便的原因。
“那你赶快去医院查查……”
“老师,我——没有钱……”
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塔娜住进北京301医院,但急需手术治疗。然而,15万元的高额手术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学院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发动全院教师捐款1.1万多元,班主任达楞古日巴老师主动借给她的父母1万元,家里通过亲戚朋友借到了3万元。学校也为她筹集了3万元的治疗费。最后在达楞古日巴老师及好心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终于答应在交10万元押金的情况下给塔娜做手术。
“她摸着自己的腿激动地说,妈,我终于做手术了,我的梦终于实现了。”此时塔娜的母亲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2011年9月20日,塔娜成功手术。10月15日,塔娜回到呼和浩特市,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很简陋的房屋。
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塔娜的书本从未离开过她。在北京没做手术之前,她没事的时候就看自己带来的课本。
病床前上党课
塔娜的事迹很快传遍了学校。塔娜也很快成为入党培养对象。在2011年期末考试前准备的一次党课,学院党支部决定党课就在塔娜租住房屋的病床前上,全院2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一起来到塔娜租住的地方,围坐在塔娜的病床前,一起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塔娜也是在这堂课上,向学院党组织汇报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并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塔娜无论走到哪里,都关心着班级里同学们的学习、班集体的荣誉。塔娜所在的班级共有29人,28人是男生。虽然全班就塔娜一名女生,但是塔娜的学习是最好的。
班主任达楞古日巴老师对塔娜学习的韧劲和吃苦精神非常佩服。达楞古日巴老师经常以塔娜为榜样教育班里的同学:“身有残疾的塔娜始终坚持学习,是我们全班学习的榜样。”
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瑞平告诉记者,塔娜刻苦学习、与病魔顽强作斗争的精神,感动了全院师生。韩瑞平告诉记者,学校教务处知道了塔娜的事迹后,教务领导也深为塔娜同学的刻苦学习精神感动,破例批准为她举行单独考试。这样为一个考生单独安排考试,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这是学院对我最大的信任。”考试结束后,塔娜告诉记者。
由于手术需要很长的恢复时间,2012年春节,塔娜无法回家过年了。为了一家人能够团聚,让塔娜能有一个好心情,父亲特意把80岁的奶奶和上高中的弟弟接到呼和浩特一起过年……
(内蒙古新闻网、凤凰网、正北方网等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