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传承雷锋精神需要与时俱进
添加时间:2012-03-07 21:08 来源:新闻中心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对雷锋精神的时代特征发出质疑之声。质疑者普遍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雷锋精神离人们越来越远。而每年开展的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也多流于形式。
3月5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座谈会,与会发言者均表示,雷锋精神并不过时,仍然是引领时代、适应时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不可消失的精神。
防止一阵风、走过场
贺学礼 自治区文明办综合处处长
贺学礼认为,雷锋精神一直对全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与我国历史上所有的高尚道德精神一样,在任何时候都有引领时代风气的独特魅力,不会过时。
五十年来,我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创新谨慎推进学习雷锋活动,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活动特色,使雷锋精神真正热起来。防止一阵风、走过场,是每一位从事具体工作的人要思考的问题。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工作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力度,发挥学雷锋活动队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
新“土壤” 新成长
庄虔友 内蒙古党校教授
内蒙古党校教授庄虔友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做了分析,他说,雷锋精神所体现的正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公民的代表形象,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新型公民的精神特点和道德追求。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政治身份,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雷锋精神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那种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的观点,是混淆了作为经济形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恶性竞争、拜金主义、道德败坏、诚信缺失等等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庄虔友说,提倡和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负面影响。
雷锋精神所产生的“土壤”发生了变化,现代环境也不相同。在现时代继续弘扬雷锋精神要寻找与雷锋精神的结合点。在过去的时代,不突出个人利益,而现在对个人利益尤为重视。
“对利益的追求和维护是一种动力,有利于社会进步。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服务他人的基础上得到尽量不要损害个人利益,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服务社会,实现和谐共赢”。庄虔友说,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在雷锋精神的阐释和宣传上有所创新;必须立足于层次性,在继承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的学雷锋活动;必须立足实践性,把雷锋精神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与时俱进 道德重建
郭宝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郭宝亮说,学习雷锋精神的五十年,也是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五十年。而整个社会之所以存在道德困惑,根本原因就是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其内部张力产生的矛盾冲突造成的。
因此,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道德重建。
2010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通过从更加广泛的公民入手,提出了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方向、目标、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力图建立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成为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此基础上需要不断总结道德建设的制度经验,逐步使道德建设走向制度化的安排。
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成熟指的是:“对民族的永久性经济和政治权力利益的领悟,以及在任何情况下把这些利益置于任何其他考虑之上的能力”。郭宝亮说,雷锋以他朴素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怀,以及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且为此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就是鲜活的体现。
政治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权力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党政结构、宪政结构和科层制行政结构使国家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培养职业的政治家,使其成为真正具有“激情”、“责任感”和“眼光”的领导者,引领国家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孙鹤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