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位置 > 首 页 > 媒体农大 > 正文

【内蒙古新闻网】如何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活力?

添加时间:2016-01-19 14:51 来源:新闻中心

原文转载于内蒙古新闻网-科教文卫新闻2016年01月05日报道 记者:许晓岚
原文链接
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6/01/05/011849334_01.shtml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研人员在内蒙古大学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离子束诱变实验研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治区党委九届十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我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要激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的活力,发挥这些创新主体的主力军作用。近年来,我区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修订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在政策、制度和人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科技进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区创新主体的能力建设。
  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自治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仍处在全国第三梯队靠后的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实现这一跨越,需要进一步调动创新主体的活力。
长足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主力

  内蒙古科技大学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在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二五”以来,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在科技投入、人才队伍、平台载体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5年,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12.46亿元,较2011年的4.3亿元增长了189.8%。“十二五”期间前4年,全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即R&D经费累计投入425.9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投入总额的2.2倍。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人才强区工程、草原英才工程等稳步推进,人才短缺矛盾有所缓解,人才支撑作用不断显现。目前,全区科技活动人员7.87万人,其中从事R&D活动人员5.02万人。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建成近600家各类创新平台载体,成为集聚创新要素、凝聚人才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作为重要创新主体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发展迅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地位,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大学是第一生产力和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据了解,“十二五”以来,全区高校累计承担课题2.7万多项,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蒙古大学在国家级创新团队方面取得零的突破,形成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一个,引进了一批海内外优秀博士,教学科研人员中博士学位的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7%增加到61%。学校组建了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乳制品生产与质量安全化学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和部级重点科研平台。
  内蒙古医科大学加强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其中,干细胞应用技术创新团队、肿瘤防治及分子机制研究创新团队、布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科技创新团队和分子影像科技创新团队4个科技创新团队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计划。
  内蒙古工业大学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近5年来,学校共计承担科技部863、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40余项。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原创性研究方面,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重点在蒙古驼、蒙古马、蒙古羊、绒山羊以及乳酸菌等特色动物和菌种的基因组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学校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自主测定绘制了我国第一个乳酸菌全基因组精细图谱。
  近年来,我区的科研院所也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学问题、实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内蒙古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十二五”期间科研能力大大提升,在物联网技术研究方面成为全国18个研究团队之一。在农业智能化信息技术集成研究、数字村镇和数字农业园区信息技术研究、食品安全物联网追溯和管理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定了6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并已经颁布实施。
  内蒙古计算机应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十二五”期间开发了多项新技术,包括啤酒糖化低压动态煮沸自动控制系统、真空蒸发自动控制系统等。持续的新技术开发使公司立足啤酒行业自动化信息化市场龙头10余年,累计推广应用到国内30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近5年共获创新成果120余项,在农作物及高产高效栽培、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家畜健康养殖及草原生态保护利用等领域所获成果达到国内领先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获内蒙古科技进步奖7项。这些成果的取得极大地支撑了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高等院校:突破瓶颈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作为自治区产业创新人才团队,自治区土地勘测规划院研究团队研究方向、深度日益拓展,开展了西部能源开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评价与预警等综合研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目前依然存在一系列制约瓶颈问题。在日前举行的自治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谈科技创新的情况,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人才队伍缺乏,缺少高水平的领军人才。这几年,尽管从自治区和学校角度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差距还比较大。”内蒙古工业大学代表栗文义说。
  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困难较多。内蒙古师范大学代表照日格图表示,目前学校博士点位少,人才引不进来。内蒙古农业大学代表王春光说:“特色领域里面领军人才、骨干人才比较少,引进的能力有限,资金能力、环境条件不足。”
  人才引进方面存在的瓶颈,影响了我区高校学科团队建设。栗文义表示,目前有组织、协同创新的、能承担重大项目的队伍比较少。班士良也表示:“许多学科发展的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不少的老师还在单打独斗。”
  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另一个瓶颈是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位高校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目前许多高校的专利有效利用率还偏低,很多专利停留在纸面,没有应用于实际。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徐福全表示,科技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产学研结合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滞后,科技领军性人才非常缺乏,政策的支持度非常有限而且不便于操作。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自治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就是说我们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起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班士良说。
  鉴于这些问题,内蒙古工业大学的栗文义提出的建议是,首先要从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从体制和机制上调动广大教职工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王春光表示,要优化管理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加大科研经费的支持。
  班士良则表示,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就要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力度,给予更加积极宽松、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的软实力。此外,要强化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增强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对企业支持的同时还要发挥学校的科技创新功能。
科研院所:推进战略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研院所是主力军之一,如何激发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如何增强科研院所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的代表王育青表示,科研院所的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科技创新工程的战略研究不足,科技创新工程缺乏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缺乏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难以对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指导。因此他建议组建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家团队,加强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
  成果产业化程度不够,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许多科研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的路战远表示,现在的科技创新与生产的需求融合不够,过分追求项目的数量和经费。缺乏可操作性的、突破性的激励措施,不仅创新的成果缺乏,而且成果越来越多,转化的少。
  中国机械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的贺刚表示,自治区农机产品和农机产业化、农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一是农机产品品种比较少,系列化不足;第二是技术水平比较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第三是农机装备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弱,大部分是科研兼生产,专业的科研人员很少,创新能力不足。
  为此贺刚建议,要加强农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增强农牧业机械创新能力,依托国家级、省部级工程中心、农机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同搭建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组织开展适合于我区的高端农业装备、主机装备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解决我区的农牧机产品的结构性矛盾。
  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也是科研院所反映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科研院所的代表们表示,科研机构的评价指标与体系不够科学,重量不重质,重评审、轻验收,追求短期可见的效益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人员编制设置不合理,人才结构老化,缺少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队伍等,也制约了科研院所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他们建议,一方面要解决科研院所的编制制约问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绩效考核与评价,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责任编辑:彭静
阅读:

上一条:【内蒙古新闻网】温志良:我来教你捏面人

下一条:【团中央学校部】“印象辽宁·梦想中国”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活动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