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冬青” 磨砺中出精彩
第十五届十佳毕业生 ||吴海杰 |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制药工程一班
颁奖词
世界待他以苦,他却报之以歌
永葆专业排名第一书写美丽青春
勤奋刻苦不悔,积极进取无憾
免试中国医科院绘就精彩人生
吴海杰,男,汉族,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曾担任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被评为自治区高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校“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以第一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发表国际会议英文摘要,参与多项课题项目;连续五学期智育和综测排名第一。
毕业去向:免试攻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吴海杰的大学生活已结束,回忆这斑斓年华,他无悔无憾。他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在学习和实践中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春秋四载,他在校园中散发青春的光芒,用不懈的努力换得学业的丰收,用高度的自律赢得下一站的邀请函——免试攻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他将继续用他坚韧的品格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造,为人生谱写华章,为社会创造价值。
用四个词概括他的四年青春再合适不过,即自立、自强、自律、自信。
自立,是他成长的第一站。十年寒窗苦,一朝锦绣香。他来自浙江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而这没有打败他的翱翔之志,反而磨练了他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没有夺取他的善良淳朴,更加坚定了他的奉献之心;没有阻碍他的诗和远方,而是令他懂得埋头书海,方知精彩。虽然家乡有资助,可是要承担起他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远远不够,所以他一边求学,一边靠兼职为自己赚取学费。当别人都在为三点一线的生活而抱怨时,他却在六点一线的生活中充实自己,宿舍——食堂——学院办公室——实验室——课堂——兼职,这样节奏没有令他失去对生活的热情,而是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寒暑假中他多次自愿留校,坚持早上八点至下午两点在实验室做实验,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做兼职,这些在磨难中成长的经历,教会他用微笑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
自强,帮助他战胜迷茫,如同血液灌输在他的生命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犹如冬青一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四季常绿,只要一钻进泥土,他便只会茁壮成长。不断进取是他大学生涯的主旋律。高考失利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刚刚入学时也曾迷茫过,但他没有放弃,在参与过保研学长学姐面对面活动后,他很快确定了第一个目标——保研,并向着它奔跑,课前都早早的到教室,课下有什么不清楚的就追着老师问、追着同学问,大量的笔记、不停的练习,最终令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持在图书馆、实验室里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连续三年专业排名第一,绩点达到3.96。前进中他找到了第二个目标——提升自己。他积极参与到学院和班级工作中,在经历了很多个第一次后,学会了如何带领好班级、安排好工作,如何让同学们信任他、支持他。最令他自豪的是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作为主要负责人,他成功举办了学院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班,从学生手册的制定、培训内容与形式的确定、考核方式的制定等都是他查找大量资料、整合资料、研究部署完成的,圆满完成了任务。另外,为了加强班级凝聚力,他带领着班级同学参加“保卫母亲河,争做河小清”的植树活动、老年公寓的志愿者活动等等。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他找到了第三个目标——科技创新。他参加了王玉珍教授的实验室,将上课和打工以外的时间都用于提高实验技能,除了必要的休息时间几乎都待在实验室中,严格要求自己。实验的成功总是无数的失败和重复堆叠出来的,面对失败、重复、长时间的观测实验过程等,吴海杰没有喊苦喊累,而是每天坚守待在实验室,一丝不苟的开展实验操作。最后他以第一作者发表1篇SCI论文,还以第一作者投稿中文核心期刊一篇,已通过初审。
自律,有张有弛是他的生活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吴海杰坚持在每个阶段都设定小目标,在没有课程或期末考试的时候,早八晚十是他的日常,当日事当日做,做好计划,按时进实验室等刻画了他的大学生活严谨自律。经过多次实践,他发现第二排是最适合他学习的位置,不需要一直仰着头但离黑板和投影都很近,为了能够每一节课都坐在这个位置,他常常都是班级里最早到的人之一。有规律的生活让他总是能把学习和工作平衡的很好。每当他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也会犒劳一下自己。比如考完一门课程,他经常会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学期末成绩达标,会奖励自己想买的鞋子。每次有人问他:“海杰,你是怎么做到学习与工作兼顾的”“海杰,你是怎么学习的”等等。他总会回答,这都是自律的好处。他也是年轻人,也喜欢刷剧,喜欢睡回笼觉,但是总有一个目标激励着他,让他按着计划不断前进。
他带着自信坚持,坚信柳暗花明又一村。世界上没有绝对光滑的路,披荆斩棘才是成长本色。虽然他已经具备保研资格,但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选择什么专业、甚至在什么城市,又该如何准备都非常关键。他投了6所学校,收到3份通知书,1份因时间原因无奈取消,1份因抱着更高野心选择放弃,最终却也未被更高的地方录取,错失机会。但他没有放弃,依旧准备着推免面试,参加高校夏令营,一封封邮件石沉大海,面对名校差距,他百感交集,却始终保持自信,不断努力寻找机会,主动联系导师,最终获得免试攻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资格。在他的生命中,自信是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的坚持,是面对困难仍旧一往无前的勇气。保持自己,相信自己,终会绽放出无尽的光芒,点燃暗夜里的火把。他的人生字典里有一句话:勇敢迈出的每一步都叫做自信。
有的种子总是顽固,不论将他埋在何处,干涸还是贫瘠,总是会发芽,告诉我们生命不容小觑。六月,吴海杰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这是他努力拼搏出的未来,相信他依然会带着这一路走来的坚韧与不屈,面对以后的人生,谱写他的生命之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