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春风化雨流水情,润物无声心自清

——访“三育人”之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孙利芳

添加时间:2014-12-11 13:03:00 来源:新闻中心 记者:王书婷 李采虹 路研婷 摄影:檀璐

   午后的阳光在书页间缱绻,推门而进的霎那,空气里夹杂着的浓郁书卷味扑鼻而来,春华秋实在这里饱蘸笔墨,在画卷上一笔又一笔细细地勾勒出轻轻浅浅的年华。
   作为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孙利芳老师在这个岗位上已于不知不觉间度过了12个年头,期间,她一直致力于图书馆的日常工作,花开花落,风里的气息也轮回了十二载。许多个夜晚,她端坐在桌前处理突发的电脑故障;无数个黎明,她埋头在书籍的世界里,陷入更深一层的思考……
   在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中,孙老师温暖的微笑始终未从她的嘴角溜走,阳光透过窗帘柔软地倾洒下来,在眉宇间点点的亮光映衬出孙老师的慈爱。

   君向潇湘,“我”向本心
   简洁的容妆,利落的马尾辫,外加一身普通的运动服,孙老师就这样在匆忙而又稳健的步伐中带着淡淡的微笑向记者走来。
   九十年代计算机本科专业毕业的她,2002年被调任到我校时,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站上讲台,当一名授课老师;二是去图书馆,做一位技术部的部员。在双重的选择面前,经过慎重考虑,她毅然决定到图书馆技术部,做一位幕后工作者,从事自己喜爱并且擅长的工作。
   言谈间,可以发现,孙老师确实如自己所说,并不善言辞,但却喜欢实干。初到图书馆,第一天,她就维修了图书馆的4台电脑。孙老师告诉记者,她肯吃苦,喜欢干这个,而且不怕吃苦;即便当初选择了这个看似默默无闻、毫不重要的岗位,现在也依旧不后悔。
   没有平凡的工作,只有平凡的态度
   孙老师到我校图书馆时,正值图书馆建设初期,需要装配自动化系统,而当时的图书馆只有她一个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所以加班对她而言就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回想一下,在那个设备还不是很先进,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完成一项技术活是多么的不易。孙老师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一来就投身于工作当中。遇到比较难处理的故障时,就连中午也就没有了休息的时间。
   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6年和2010年两个年份大换系统的工作。4个人,8台服务器,20T储存,100多万册图书,这些简单的数字,印刻在孙老师的脑海,诠释了她对这份职业的关注和热爱。这些连续两、三个月的浩大工程,就在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埋头苦干中完成。
   在图书馆组织职工进行汇文系统培训期间,她提前几天就开始一一检查计算机的情况,对不能使用的机器进行维修,并逐一安装培训所需的软件。按她的话说,这只是她的本职工作,只有做好才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对得起自己所拿的工资。如果说这是本职,那么为了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孙老师在培训过程中每天早到晚走,为讲课老师提供各种所需,一边参加培训学习,一边做老师讲课的助手,辅导其他人员上机操作,这些就是一种大爱的情怀了。

   一刻闲暇不再,满满收获留存
   在多年不断努力的探索、研究下,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借鉴了浙江教育部使用的网络免费数据库,不仅方便了我校广大师生更全面地利用电子资源,而且极大地补充了校图书馆的数据库。
   无论大事、小事,还是易事、难事,12年间,孙老师都没有懈怠过一分一毫。她和同事主持自建了“蒙古高原4个特色物种信息数据库”,期间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为我校师生研究牛、马、羊、骆驼提供了针对性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今年6月,孙老师主动承担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文库”的建设,她和同事们一起,从起草征集文件、收集人员名单,到宣传号召,再到从馆藏中查找文库需要的文献,每一步都认真负责,力求做到最好。有时遇到一些遗失的书籍和不愿再捐书的老教授们,孙老师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去沟通。在孙老师的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整整六书架的文献资料,这些书都是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一本一本收集起来的。说起这六书架书来,孙老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她坦言,接手这项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因为这不仅仅代表我校对广大教师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更是一个能够展示我校科研成果、显示我校科研实力的平台。所以她说,即使再难,也一定会做好。
   今年9月初,新一批系统安装,孙老师又开始了她的忙碌,半个多月过去了,孙老师没有休息过一天,中秋节仍在学校加班,直到这套新系统安装完毕,孙老师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记者的采访告一段落,孙老师还不忘她的RFID自动借还系统,在带领记者们参观了这套系统并演示了使用方法后,孙老师马上又投身于工作,她说:“还有几台机器需要修理,我得赶紧过去看看。”

   明月心间照,清泉“时”上流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利用图书馆,孙老师和她的同事们先后做了4期简报宣传图书馆。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她们都会用展板、书展的形式办一些活动,希望大家在知道这一节日的同时热爱上读书。
   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记忆犹新的就是孙老师和同事们利用3D虚拟图来为同学们介绍图书馆概况的“读者利用图书馆指南”。这一项目的成功应用,获得了上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而孙老师总是会谦虚地说这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为图书馆技术部的成员,孙老师从读者需求出发,对待读者和蔼热心,她说:“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给予什么。”在博硕士毕业生提交论文期间,孙老师一直秉承“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去接待每一位读者,耐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快速高效地为每一位学生办理离校手续。她和同事们在一周之内集中为全校700多名博硕士毕业生提交的论文一一进行了审核,甚至在下班后的时间里也去帮助急需办理离校手续的同学继续审核论文,推迟自己回家的时间。
   工作之余的孙老师是一个以书为乐、热爱自然的人。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和爱人在家里从不看电视。在寂静的夜晚,手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面前摆一杯热气腾腾的水,坐在沙发上静静地享受书本所带来的愉悦,那种美妙的感觉不言而喻。她建议同学们多去读中外经典名著和哲学类的书籍,名著里总有一些东西是不朽的,总有历史的积淀在里面,而哲学书的奥妙在于它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思辨。在她看来,年轻人,就应该少一丝浮躁,多一点稳重,树立一个良好的三观,多读好书来充实自己。她也常会和朋友们一起去郊外远足,闻闻草香,呼吸新鲜的空气,放眼远眺,开阔自己的身心,感受自然世界的美好。
   “以前的图书馆是知识的集散地,现在的图书馆是知识的喷泉,我希望以后的图书馆能够是知识的公园。”知识的公园——这是孙老师内心深处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最殷切的盼望,而她,为着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无怨无悔。

   潇潇红尘里,繁华淡了旧梦,浸染两鬓韶华。她静默守望,看寒风满袖岁末枝头,听嫣红偎白雪落地无痕。那么谦逊,那么真实,在自己所选择的路上愈行愈远……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