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专稿]史海滨:用节水农业打造 “塞上粮仓”

添加时间:2009-10-15 09:27:42 来源:新闻中心

    当粮食问题、能源问题成为世界性焦点的时候,节水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增产措施一跃站在世界面前,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波在科研与试验田两地,用科技与超前的意识引领我区节水农业项目向前开拓。他们是真正的耕耘者,当他们专研学术的时候,已经具有了开拓者的胆识;当他们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们就是史海滨教授为首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团队。
    6月19日自治区主席巴特尔主持召开的自治区2009年第8次政府常务会议上,提出我区要组织开展粮食增产工程,力争到2015年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积极为国家多做贡献,但不允许靠开垦草原扩大种植面积,而是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会议明确提出,全区粮食增产工程的实施,总的思路是节水灌溉、增加水浇地、减少旱坡耕地、保障生态安全,增产商品粮食,重点是在保持甚至减少现有耕地的基础上,通过旱地改水浇地等综合措施,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严禁通过开荒草原等行为增加耕地面积。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推进大型灌区建设,扩大水浇地面积,加强科技应用,提高旱作基本田单产的水平。
    然而史海滨的研究团队在会前就已经为打赢这场粮食增产战役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他们手中的秘密武器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他们活跃在乡间地头,奔波在教学与试验田两地。用智慧与汗水编制着一个民族的期望。有人称他们为课题小组,而我更想称之为战斗分队,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的是军人般的毅力与品质,有的是过硬的技术水平。7月3日,我有幸以记者的身份走进了这支队伍,也由此揭开了这个秘密武器的神秘面纱。
    史海滨教授是山西省太谷县人,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副主任、中国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青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等职。
    史海滨教授长期从事农田水利科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应用、土壤水盐运移预测及数值模拟、盐渍化土壤作物水肥耦合效应及水分高效利用、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及区域监测预报和土壤盐渍化防治与改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与留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人才开发基金和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中-日合作项目(日本文部省、日本科学技术振兴协会、日本国地球环境基金等),世界银行-中国北方灌溉项目和内蒙古政府专项等50余项。其中16项研究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成果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禹水利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素有“塞上粮仓”美誉。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套”说的就是这里。河套灌区年均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861万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为确保黄河不断流,保证下游供水,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整了全流域的分配指标,将河套灌区年引水指标调为40亿立方米。引水指标削减10亿立方米使河套灌区面临巨大压力,为缓解日趋紧张的供需矛盾,灌区加大节水改造力度,全面启动了节水改造工程。但是,对于河套灌区这样历史悠久的老灌区如何在节水的条件下,确保粮食增产增收,确保对土地环境不产生新的付面影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也意味着传统耕作灌溉等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以史海滨为主任的课题组正在对“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他们希望通过试验、技术筛选、技术集成及示范,形成规范化技术标准。从而进行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与示范区建设,达到辐射周边地区的目的。示范区设计以现有节水农业技术在北方地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研究为基础。在综合分析节水示范区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先进节水技术进行组装凝练,使之建设成先进的综合节水示范区。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农田水分生产效率为核心,将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管理节水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与示范,将应用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探索北方盐渍化地区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北方平原区节水农业技术和模式,形成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示范区建设、运行与管理机制。这,将是我国特殊自然地理和社会条件下节水的一条新路。
    作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主持者和总指挥。史海滨带领他的科研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他所致力的节水农业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从他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师者儒雅、谦逊、和蔼的待人理念。
    一年来史海滨带领他的团队在磴口这片热土上开拓了70多亩试验田。分别对节水高效与环境友好型地面灌溉技术研究与示范、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鉴选与应用、田间高效输配水综合技术与示范、田间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灌区节水灌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几个课题进行研究和实验。根据水分、土壤盐度、作物品种等几个方面设立了对照试验。根据河套地区土壤水分的特点,最终确定出适宜于河套地区的节水灌溉方式。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验阶段,各项试验指标正处在收集和整理阶段,参加该项目的一位研究生告诉记者:“我们每隔一个检验期就进行一次检验,对每块试验田的土质及土壤水分和盐分等做出观测,并进行统计。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信心很足。”短暂的休息后他再一次回到了麦田里开始了她的工作,眼前这位身着长袖衫、穿着长裤、带着口罩的研究生不得不选择这样一套装束,因为这里蚊虫叮咬相当厉害。
    试验基地挂记在史海滨的心上,繁忙的教学之余他经常奔波千里去试验基地。每到基地,他都急切地向驻地研究人员了解最近一段时间的试验情况,解决他们在试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给以及时指导,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乡间地头、农家大院、科研院所,这位平易近人的专家和他的团队让科技融入农村。科技惠农,他和他的团队用汗水与平和让科技的喜雨润物无声。他有着农民身上的朴实情怀,热爱自己的土地。每走过一片试验田史海滨总会停下身来为自己庄稼除除草,看看庄稼的长势,仔细询问农田的管理和各类信息的采集记录情况。在安顿好试验基地的事后,他又马不停蹄的去开会。作为科技项目总指挥,他的习惯是千头万绪必须亲自去运筹好,最要不得的是听汇报。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我们看到了一个学者的风采,他的身后是一个大国的命脉,他的前方是他热爱的人民。
    民以食为天,史海滨团队正在以一种开拓者的姿态用节水灌溉向土地要增产,向节约型社会求和谐。“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将为河套地区甚至是北方地区的粮食增产带来新的活力,在提倡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这支科研队伍在河套平原田间潜心求索,用智慧打造着“塞上粮仓”。
责任编辑:赵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