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凝大学精神 彰办学个性 铸育人之魂(李正元)

添加时间:2014-06-18 16:39:54 来源:新闻中心

  置身母校,总是被她的事迹和业绩感动着。“12.14”英雄个人和英雄集体,“李莹的事迹”,“低乳糖奶牛的培育”、办学水平评估的两次“评优”,世界草业大会的成功申办,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高水平大学”……如此等等。作为改革开放后入校就学,工作的一分子,在分享果实的喜悦中,也有所感悟和思考,为什么内蒙古农业大学会有旺盛的办学活力和动力?会催生事迹、产出业绩?究其动因,那就是学校特有的精神在凝聚,在释放,这种精神在凝聚中定格,在释放中升华。   

艰苦创业,凝聚农大本色

  兴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始于创业者的足下。五十年代初,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前身——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征程。
  建校初始,学校因陋就简,师生员工背拉肩扛,平荒植树,挑灯夜战,垒墙铺路,用汗水、朝气与希望,无私地建设校园,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在教学一线的支边教师,响应号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确保教学质量,自制教具、自绘挂图、自制实验器材、自编自印教材,适时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建成了“只有中国的内蒙古可以看到的”高水平“家畜冻干标本实验室”、“农业机械实验室”、“基础课实验室”以及农场、果园、牧场、农机小工厂等实验实习场所。拨乱反正后,学校秉承艰苦创业的传统精神,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再次重建被毁的校园与秩序,使学校恢复生机,日新月异。九十年代,受命于政府,接管远距校本部百公里,破壁残垣的“内蒙古五七干校”。在一无资金、二无物力的条件下,学校组织调用百名教职工,拉开了“艰苦建院”的新序幕,再次续写艰苦创业的新篇章。经过数年的奋斗,在4000余亩荒滩坡地上,将一个遭受地震灾害、百废待兴的破旧校址,建成为一所“大青山南坡生态治理示范”、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职业技术学院”。从艰苦开始将艰苦延续,在艰苦的条件、艰苦的环境、艰苦的行业、艰苦的地区,内蒙古农业大学与艰苦为伴,与艰苦同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师生以他们的双脚和双手,把艰苦创业定格在茫茫的草原、浩瀚的沙漠,广袤的土地和巍巍的大兴安岭。他们用艰苦摸清了118万平方公里的植物种类、动物种群和森林植被,他们用艰苦丈量出沙海农田,用艰苦的精神征服着自然,用创业的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爱农奉献,塑造职业道德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创办建立,有着它明确的历史使命。首要的任务就是为自治区农牧林业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域辽阔,属于老少边区,农牧林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生产环境极为艰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才能使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是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学校从建校初就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培养热爱农业、献身农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为此,学校几十年保证并强化学生的入学专业教育和四年职业教育不断线,要求教职工以身作则,树德育人,要求学生将“爱农奉献”固化在思想及实际行动中。随着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学校对“专业、职业教育不断充新,将“爱农奉献”深化为心怀社稷,情系苍生,为民族、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献身的教育,使全体师生都树立起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使“爱农”得到进一步升华,使“奉献”成为一种自觉。正是这样一种职业道德的塑造,才产生了一批只身支边任教,两地分居无悔的教师,也产生了扎根农村、牧区、林场沙海的创业群体,产生了许多“农民教授、农民企业家”。六十年,农大培养的毕业生多数坚守在“三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农牧林经济发展,奉献着青春,也奉献着儿孙。   

求真务实,固化为学风校风

  学问、学术,以求真为本;求知、尚行,以务实为真。作为大学,特别是农业大学,面对真实的土地,它的第一反映就是真实的耕耘;面对真实的科学,它的第一冲动,就是真实的探求,真实的授受。真与实,知与行,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核心价值选择,它贯穿于教学、科研、育人、服务等全部活动中。学校不仅论道、传道,更重视行道。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形成学校特有的教风学风,固化为学校的一种魅力,一种特征,一种身份。有了此,便有了师生们科学求真的态度,至善至美的朴实情怀;便有了严谨治学,从严治教,教书育人的良好教风和认真勤奋,博学创新的求知学风。五十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整套师德风范和学风校风建设制度,保证教风学风、师生品格的形成、继承和发扬。先后制定并完善数十种规章制度。开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三育人”优秀评选,“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开展“名人讲坛、博士论坛、专业设计大赛、科技创新、科技作品竞赛”等有效的各种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社团开展活动。深化学生社会实践和千名大学生走进农村“三下乡”活动。因此产生了全国“五一”劳动奖、青年五四奖、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师范标兵、高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国优秀农业科学工作者、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高校科技创新标兵、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多种荣誉奖项的获得者。   

拼优争先,聚化为群体竞进的行为意识

  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流以成江海。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六十年的建设、发展中,几代师生员工的勤奋努力,不断产生成绩,也不断汇积荣誉。从成绩和荣誉中分享朴实的快乐,也在成绩和荣誉中聚化着毫无功利色彩的拼优争先自觉意识与行为定向。拼优,是弱而强之、至善至美;争先,是不甘落后,团结进取。这是在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校园条件下,凝结成的一种独具内涵的精神结晶。当这种精神成为校园群体的自觉意识,它就自然成为推动学校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校初,只有12名教师,两个专业,办学条件差,力量弱,规模小。经过六十年的拼争,现已建设成为一所实力强、水平高、贡献大的自治区一流大学。在许多方面,特别是相对较弱的方面拼了优,争了先。学校是自治区高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单位,是自治区唯一被国家确定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的学校。目前,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位列全区高校第一。在自治区,第一个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科研项目、科研总经费、科技进步一等奖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走在了全区高校的前列。2008年,学校被自治区授予“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称号。党建、思政、学生工作、教学与科研、后勤管理等,多年多次被国家和自治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大学生“挑战杯”、“英语口语竞赛”、体育竞技、文艺表演,屡创佳绩,获奖累累。学校在2002年的“教评”中,被评为“优秀”,为自治区高校后来的评估,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动力。进入新世纪,学校群体的“拼优争先”,又丰富了新的内涵,表现为“抓机遇,重建设,促发展,添活力”。使学校月有所新,年有所异。在科学研究中,秉持质疑、批判、求真务实、服务创新的学术精神,学校师生以真实的社会需求,真切的社会科技服务,强烈的学术欲望,自觉、广泛地承担课题,积极开展基础科学、应用科技的研究,连续多年,学校的科研总数、科研总经费占全区高校榜首,新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总经费名列全国农林院校第六位。在相对较弱的基础研究领域,敢于质疑,勇于突破,“马传染性贫血的病理学研究”国内领先,“甜菜丰产高糖生理基础研究”,推翻了已有的理论,“内蒙古草原植物根系类型研究”、“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实验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玉米抗冷机理及育种研究”站到学术前沿,“成体细胞克隆绵羊”属国内首例,国际领先。“乳酸菌菌种资源库”的建立、“蒙古族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均保持着国内第一、世界首列的地位。在应用研究、技术发明与推广开发中,更是成果累累,学校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在积极的科学研究、科技活动中,传承、发扬着求真务实的大学精神,塑造着求真务实的学风校风。   

特色办学,彰显个性理念

  大学,与社会其它组织机构相比,总是以学术自治、独立自由、科学与批判而独具个性;而在不同的大学,又有其相对的个性和个性选择。设立于拥有13亿亩草原、畜牧业经济大区的内蒙古农业大学,选择“为草原畜牧业服务、为绿色经济贡献”的办学理念,凝练特色,彰显个性。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名校,用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1958年,学校设置了全国第一个草原专业,1960年学校设置了全国第一个荒漠化防治专业。动物生产、兽医病理、草业专业最早招收国内外研究生。1981年,学校设置了全国第一个畜牧业经济管理专业。动物营养与草原科学是学校首批博士授权点,畜牧学一级学科是全国3个博士点之一,是自治区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草业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草地畜牧业、荒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乳业等专业领域,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突显地区特点、学科特色和专业方向。1999年以来,新上38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草原畜牧业课题占60%、学校承揽的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农业部行业项目、自治区重大专项等基本上是围绕草原畜牧、绿色经济进行选题,以“牧草种子工程、草地保护支持技术、林木菌根剂产业化应用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的推广运用,为绿色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了自治区畜牧业产值的迅速提高。
  办学特色的凝练,催生蒙汉双语教学模式,采取单独编班,公共、基础课蒙语、专业基础课蒙汉双语、专业课汉语授课,分段教学、削枝强干、外语教学四年不断的方案,形成了特有的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培养方式,为草原畜牧业经济、绿色产业输送急需的蒙汉兼通科技人才。学校以其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而在国内外影响渐大、声誉鹊起。2006年,倡导并成功组织了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校长座谈会,起草了《关于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情况的报告》与“致温家宝总理的信”,获得温总理的重要批示。2003年,以云锦凤教授为团长的中国草学会代表团和以学校多名教授为成员的内蒙古代表团一道远赴南非,成功申办被誉为草地学术的“奥林匹克”2008年国际草业管理大会和国际草地大会联合会议首次在中国,在呼和浩特召开,学校赵萌莉教授当选为两会分支委员会委员。
  学校凝炼“为草原畜牧业服务,为绿色经济贡献”的办学特色,在与时俱进中,彰显自我个性,立于世界大学之林。   

改革创新,浓缩时代精神

  五十多年的办学,经历了几番风雨。建校、复校、合并,是学校走过的历程;变故、改革、创新,也是学校因时而变、因势而改、与时俱进、不断求新的精神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首先从解放思想入手,展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在新的体制下,以“三个代表”、“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为指导,大胆改革,勇于实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发展为主题,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教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使学校在改革创新中保质量、求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按类招生,分段教学,后分专业以及实行“计划学分制”、“双语教学”等柔性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引入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模式”,“宽口径、应用型培养模式”、“跨学科复合型培养模式”、“双学位、主辅修制培养模式”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结合”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充实新内容,面向“三农”,服务“三农”。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由以单纯支持项目转变为人才、项目、基地相结合,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和重点实验室的支撑作用,促进联合攻关,培育创新团队。改革过去注重科学研究,培育高水平成果为主为成果推广转化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并重,校企结合,产学研联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鼓励各学院建立研究所,更多更好地直接进入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搭建科技平台,凝聚科研力量,优化科学资源组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坚持“三个面向”,拓展学校发展途径。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办学、实施开放”的战略,面向世界,强化国际教育科技合作。进入本世纪,学校与美国、日本、俄罗斯、加拿大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6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日、加的11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正在实施的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已建立了一套新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在科技领域,实施了中日“乳制品研究培训”,中加“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中澳“中西部地区可持续草地管理”政府合作项目。启动了与美、法、加、日、荷兰5国的高校、科研组织专项科研项目数十项。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合作办学的道路越走越广。通过合作,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开阔了办学空间,提升了竞争能力。   

铸魂育人,硕果累累

  由共同的理想信念、个性品质、价值取向所凝聚而成的、以“艰苦奋斗,爱农奉献,求真务实,拼优争先,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为魂的内蒙古农业大学精神,浸润、唤醒着师生的心灵;凝聚、激发着师生的力量和热情。催生着先进事迹,培育着英才和英雄。精神引导着方向,事迹解读着精神,丰硕的业绩,鲜亮着农大的精神旗帜。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近十万人,多数成为自治区农、牧、林、水、草、沙、乳等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自治区及盟(市)、旗(县)、乡镇的农林牧水机构领导与专家骨干,几乎全部为农大的毕业生。著名企业“伊利”、“蒙牛”、北京九州大地集团,上至如潘刚总裁、下至技术工作人员,主体为农大毕业生。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以张涌、马洪、周欢敏、张和平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科技精英。在教师队伍中,培养出45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5名国家、自治区“人才工程”入选人员。进入21世纪,精神化魂,春风化雨,涌现出以郝龙彪为代表,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个人”和“英雄集体”,涌现出李莹谱写青春赞歌的时代楷模,涌现出了贫困大学生郝春利,在轮椅上完成学业,并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的事迹,产生了以农学院“助残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许许多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事迹……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育人之质,德为灵魂。大学之为大学,是它那鲜明的个性和永不消退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正元,男,汉族,1955年6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副教授,1978年9月至1980年3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学习,1980年3月毕业留校工作,现为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