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立足特色 引领创新——发展中的学校科技工作(王俊生)

添加时间:2013-05-23 17:55:00 来源:新闻中心

                  立足特色  引领创新——发展中的学校科技工作  

                                        王俊生

    作为一名科技管理人员,在26年的科研管理工作中,亲历和见证了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与壮大,值此建校60周年之际,仅以此篇文章作为对发展中的学校科技工作的一个纪念。

    夯基础、凝特色、攻难关,科研工作结硕果
   
    1986年刚刚上班时,我见到的第一位科研专家就是时任原农牧学院科研处处长的马成麟教授,他儒雅而又不失风度,待人和蔼可亲,听他讲述学校的科研工作,我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行业选对了。当时科研处管理的科研课题有100来个,科研经费约60余万元,这些项目主要是自治区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科研管理工作的职能主要是科研计划与成果管理、技术咨询和成果推广。
    工作伊始,我就参与了原农牧学院第一次科技工作会的筹备工作,通过整理和收集建校以来的科研档案得知,建校初期,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先后深入自治区境内的各有关盟市、旗县广泛开展草原资源、家畜品种资源、家畜传染病、作物资源、果树资源、植物病虫害、土壤类型和水资源的调查、普查工作,取得了大量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完成调查报告40余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科技工作在高校普遍得到了加强,一批中青年科研带头人开始陆续从农业部、林业部、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申请到了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如我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的5项成果—“旱地油用亚麻新品种选育”、“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生理机制及选种生理指标的研究”、“荒漠草原井灌饲料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与保护对策”、“吨粮田基础理论及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玉米甜菜铺膜播种机的研制与推广”,就是在那个年代开始立项实施的。
    到了20世纪90年代,学校以“科教兴农”为重点,突出抓了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三结合”工作,以农学院为例,先后在乌盟凉城县、察右前旗,巴盟临河市、五原县,呼盟阿荣旗等地建立了“三结合”基地,推广实用技术成果20余项,为当地农业生产创造了上亿元的纯经济效益。
    这期间,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深入农村牧区,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从事着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正如朝伦巴根教授在原农牧学院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述他主持实施的“荒漠草原井灌饲草料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管理与保护对策”项目时所描述的,“8年中,老师们放弃校园舒适的生活,坚持在荒凉的戈壁沙漠上不辞辛苦地工作,毫无怨言,从未向领导讲过价钱。李畅游1098天、张生880天,吕志远720天,朱仲元543天,邰生霞234天……,这一切有沙漠作证,有黄风作证,有阿拉善人民作证。”这就是当时我校科技工作者献身科研事业的真实写照。
    邵金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甜菜生理育种学家,当他兴致勃勃地向大家介绍被农民称为“发财疙瘩”的“甜菜新品种—协作2号”时,你就会本能地感觉到他非常热爱这项甜蜜的事业,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以至于在他76岁高龄时依然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在农作物品种选育方面,学校还选育出马铃薯、玉米、小麦、大麦、胡麻、燕麦等农作物新品种。
    学校立足于自治区草原畜牧业建设与发展需求,先后完成了三河牛、草原红牛、中国黑白花奶牛、乌拉盖肉牛、内蒙古细毛羊、内蒙黑猪、锡林郭勒乘挽兼用型马等10余个家畜新品种的培育和选育,其中苏尼特肉羊成了北京东来顺饭店的指定用肉,乌珠穆沁羊出口科威特及中东,内蒙古白绒山羊绒成为了国际著名品牌鄂尔多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学校选育出了草原1、2、3号苜蓿、老芒麦、红豆草、扁蓿豆、苦麦菜、冰草、苏丹草、新麦草等23个牧草新品种,占到了自治区育成种的1/3。
    此外,学校在林木、果树和花卉等新树种、新品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3年,原农牧学院利用世行二期贷款建成了“内蒙古农牧科学研究中心实验室”;1991年,林业部批准原林学院建立了我国寒温带高纬度湿润地区唯一的一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1995年,“沙地生物资源保护与培育重点实验室”获得林业部批准;1996年,中日合作JICA项目“中国内蒙古乳制品研究培训中心”建成。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老一代科研工作者为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也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科技英才,努力为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与壮大而奋斗,在这里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求创新、组团队、建平台,科技工作创佳绩

    1999年,农林两院合并组建了农业大学,学校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提出并确立了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西部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组织实施了“科技兴校”工程,科技创新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校重点瞄准和跟踪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动态,积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采取整合相关资源,组织多学科联合申报等措施,陆续争取到了国家973、863、科技支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转基因专项、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及有关部委的重点、重大计划项目。目前学校在研项目总数为706项、总经费达到了3.5亿元,其中国家有关部委的项目经费占到了70%,单项课题经费在千万元以上的有8项。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8项,总经费1.05亿元,列全国农林院校的第6位,学校获得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实现了自治区该类项目零的突破。
    2006年,乳品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张和平教授向所有来宾宣布我校首次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益生菌研究,获得了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乳酸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标志着我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的科技创新工作跃上了新台阶。2007年,周欢敏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2011年,周欢敏又率先完成了“蒙古高原4个特色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和“世界首例蒙古族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学校在家畜遗传育种与管理、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草品种选育与草原可持续利用、荒漠化防治与盐碱地改良、作物栽培与耕作、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水灌溉、森林培育与森林经理、乳品加工与益生菌开发、沙生灌木加工与利用、农牧业机械以及农林经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农牧林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工作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带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邓小平核心辩证法”、“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研究”和“荒漠化防治政策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等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十五”以来,学校通过结题、验收和鉴定取得成果74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94项,其中一等奖15项。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朝伦巴根教授、云锦凤教授先后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
    1999年,中加可持续农业项目开始实施;2010年,学校被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学校首次主持承担了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以及对俄专项,学校与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合作,开展了涉及草原、水利、农学、生态、乳品、畜牧、兽医、林学以及农业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项目20余项。
    2010年,学校在自治区高校中率先启动了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遴选并资助了13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和10个培育团队,其中有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有3个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学校先后有10位教授被聘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有4位教授被聘为自治区现代农业 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学校创建了1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3个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研究站,8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鉴于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业绩,2005年,学校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在全区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学校被授予“全区高校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荣誉称号;2011年,学校荣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科技处连续荣获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全国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团队)称号。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我校建设西部高水平大学步伐的不断加快,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一代农大科技人正以百倍信心,求真务实、努力创新,将为自治区乃至国家的农牧林业科技创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
    王俊生,男,汉族,1966年4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高级实验师。1984年9月至1986年9月在原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机电班学习,1986年9月留校工作,现任科技处副处长(正处级)。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