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怀念张荣臻先生(赵振华)

添加时间:2012-09-22 10:56:20 来源:新闻中心

怀念张荣臻先生

赵振华


    2012年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校60周年,我撰写此文以表达对母校的诚挚祝福,对张荣臻先生地深切怀念。
    张荣臻先生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志愿服务队,任兽医服务队队长。1953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北京农业大学支边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任教,主讲家畜病理解剖学,并先后担任学校教务长、兽医系主任、农牧学院副院长。他主导创建了兽医病理学科,同时在专业建设和学院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重视师资培养、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狠抓教材建设、强调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办学水平、表达办学特色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在学生时代,张先生是我们的家畜病理解剖学老师,他讲课由浅入深、富有哲理、语言生动、要求严格。他说,“一具动物尸体摆在你面前,就是一本‘天书’,看你会不会打开,能不能读懂。怎样才能打开和读懂呢?要靠动物尸体剖检、靠病理解剖(学)!”这使我对该课程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有幸我在1960年毕业时即留校于兽医病理教研室任教。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使我对张先生及其团队与后续团队有了不断加深的认识。
    张先生除本校外,在学术界、政界也有许多兼职,如内蒙古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和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在更宽领域、更高位置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但其工作重点一直在教学岗位,在兽医病理学,也正是因为在这个基点上的突出成就,在更广范围发挥作用和影响才更具有真实意义。那么,在这个基点上张先生是怎样带领中青年教师一起工作呢?
    “急生产所急” 、“实践出真知!”在20世纪50、60年代,各种动物疫病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张先生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常应邀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尽快到达疫点或对外地送来的发病死亡的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和病理诊断(简称外检)。张先生通常是边做边讲,并及时提出防治措施或建议,充分运用专业特长为发展生产服务。60年代末,张先生及其团队的老师们都把外检作为本职工作,以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精神坚持了这一做法,一直延续使用至今,到2012年6月底登记在册的剖检病例为11146个。外检所遇病种,多数为群发病(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代谢病、中毒病等),其中包括结核病、布病、狂犬病、炭疽等许多人畜共患病。外检工作首先按常规做好病历和流行病学调查、眼观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再根据需要继续进行超微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以及各种特殊染色与相关病原等更深层次的系列检查。2003年后,由于SARS、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恶性传染病先后爆发和流行,给公共卫生、人畜健康以及全社会的各方面均造成严重的危害与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我国政府采取了各项相应措施,强调开展与传染病相关的工作均应符合生物安全的要求,因此进行动物尸体剖检及后续检验时必须做到不污染环境、工作人员不被感染、病料采集及在后续检验中也不污染等三项标准。长期坚持外检并妥善处理动物尸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直接为三农三牧服务,促进了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有利于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三是锻炼和提高了广大师生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为科研选题提供了方向和重点;五是不断丰富了病理标本室的内容,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对张先生及兽医病理学科的代代成员而言,外检是病理工作者责任和爱心的体现,也是病理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紧密联系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多年的外检工作所积累的丰富资料为科研选题提供了方向和重点。剖检所遇一些有重大危害和一定难度的动物疫病,如鸡新城疫、疑似马流行性脑炎、结核病、布病、牛肺疫、骆驼蠕虫病、山羊痘、马鼻疽、马传染性贫血、猪瘟、家畜肿瘤性疾病、貂阿留申病、兔出血症、禽脑脊髓炎、禽白血病、鸡包涵体肝炎、鸡喉气管炎、绵羊肺腺瘤病、牛乳房炎等均在不同时期被列入或申报为国家、自治区或自选课题,展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例如马传染性贫血,从1959年起,张荣臻先生曾多次应生产部门的要求,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奔赴各个疫点对本病进行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然而“文革”开始后,张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在精神上、身体上和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伤害与影响,但他仍然关心着马传染性贫血的问题。当时锡盟4个种马场因此病而封锁多年,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为牧业生产上的急需和完成全国马传贫科研协作会议分工给我院的任务,在内蒙古畜牧局、科委和学校领导支持下,1971年9月我校兽医系正式成立了“马传染性贫血科研小组”,张荣臻先生为主持人,赵振华任组长。把“马传染性贫血的病理学”作为自治区的重大项目进行研究。科研小组的中青年教师在张先生指导下,按计划先后奔赴自治区区内外的各试验现场、实验室,以及牧区、林区、山区疫点深入调查研究,10年后终于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并在实践、理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张先生主笔的《马传染性贫血的病理学研究》1982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专著出版,1987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上述其他各疫病的科研项目,先后在不同时期、克服了种种困难,均获得了预期成果,同时也逐渐形成本学科“动物传染病与免疫病理学”这一多年坚持的稳定的研究方向。
    长期积累资料,狠抓教材建设。外检结果与科研成果除及时为当时、当地动物疫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了病理学依据,为扑灭和控制多种动物疫病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外,并随时把这些生动的实际内容不断地充实到各届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新编教材中,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1960年初,张先生受农业部委托,开始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这些教材先后出版:《家畜病理解剖学》(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61、1963年)、《家畜病理学》(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81年)、《家畜病理学》第二版(上、下册,农业出版社,1990年出版;1996年获自治区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张先生离休后,团队的其他老师主编了《家畜病理学》第三版(农业出版社,1999年)、《家畜病理学》第四版(农业出版社,2007年)以及配套的实验指导、电视教材、网络教材;同期同学科的蒙语教师也主编出版了多部蒙文教材。张先生主编教材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出发!“首先从家畜疾病这一实际出发,揭发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兽医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家畜疾病的防治,从原则上提出理论依据。”长期连续地、全方位地教材编写和应用,明显提高了本单位和全国同类学科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也为相关业务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课程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做好此事的关键是教师。学生时期,我和我的同学都爱听张先生讲课,其他届的校友也都有同感。张先生讲课为什么会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按照我的理解,可把张先生讲课的特点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内容准确有物;二是逻辑推理清晰;三是指导思想明确;四是语言生动活泼;五是举例恰当深刻;六是图文并茂;七是经常提问互动;八是仪态严肃自然等。能够做好以上8点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张先生的实践功底深厚;理论知识渊博以及对理论源于实践和指导实践的深刻理解、反复应用与不断提高;备课肯下功夫;善于思考与表达等。他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仅对学生,也是对青年教师起到身教言教与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上述工作中,兽医病理学以教学为中心、生产实践为基础、科学研究为手段的“产、学、研”三结合工作机制很自然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同时也使实验室的内容不断地充实、设备不断更新。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团队精神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张先生一直非常重视,提倡以任务带学科、用承担工作任务的方式培养人才,同时尽可能参加各种有关培训、学术交流和争取外出进修等多种措施,使师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提高和传承,促使学科不断发展:1963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199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次年在兽医专业中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2009年我校“家畜病理学”获批为国家精品课程。他们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坚持努力,使该学科长期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在全国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张荣臻先生作为我校兽医病理学科的奠基人、学术带头人和导师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在我校60年的征程积淀中,不断融入了一个个像张荣臻先生这样的师生员工的精神与业绩,这是我校的宝贵财富!它根基深厚,特色鲜明,爱岗敬业,重德育才。厚望内蒙古农业大学60华诞再谱新篇!

 

作者简介:
    赵振华,男,汉族,1937年1月出生,河北广宗人,教授。1956年9月~1960年8月在原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学习,1960年8月毕业留校任教,2008年7月退休。


责任编辑: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