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位置 > 首 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工作 > 正文

我校4门课程荣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称号

添加时间:2007-10-23 15:50 来源:教务处

    近日,教育部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揭晓,我校李金泉教授主持的《家畜育种学》、云锦凤教授主持的《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高永教授主持的《治沙原理与技术》三门课程被评为本科类国家精品课程;王立群教授主持的《实用植物生物学基础》获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这是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旨在通过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精神,制订了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在学校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课程建设有序推进,形成了一整套的激励、保障、评价机制,促进了课程建设的规范、良性发展。目前已经建成自治区精品课程29门。校级精品课程56门。
    2007年,学校在原有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抓精品课程建设。各个部门形成了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家畜育种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治沙原理与技术》、《实用植物生物学基础》四个教学团队发挥了各自的课程特色及优势,在各自相关的学术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威望和较大影响。课程主持人带领整个教学团队,以科研带动教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家畜育种学》、《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治沙原理与技术》和《实用植物生物学基础》课程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是学校多年精心培育的结果,也是学院领导重视和课程成员辛勤耕耘的结果。已经获评的四门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为5年,教育部将对入选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经费补助,并上网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

责任编辑:米继伟
责任编辑:
阅读:

上一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傅国强副教授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入选教育部“精彩一课”

下一条:我校赵丽芹教授主编《食品原料学》入选教育部2007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