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学雷锋 树新风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子的新时代雷锋日记
原文刊载于2022年3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以“农大雷锋”故事为教材
感召更多学子做新时代雷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紧紧抓住“身边的英雄”这一思想教育载体,加强典型示范教育,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身边人身边事讲好“农大故事”。通过报告讲座、校史参观等方式向同学们讲述“12•14”英雄群体和英雄郝龙彪,“光明天使”李莹,“全区道德模范”杜威,“背学兄弟”庄宏泉、庄汇泉,“北疆楷模”于海俊,全区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张文波等生动鲜活的典型事迹,积极培育思想道德教育新的增长点,引导更多青年向榜样学习,续写农大精神,践行时代责任,做新时代雷锋。
以“学雷锋活动月”为载体
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每年三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制定“学雷锋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统一安排部署。各级组织以班级、社团为单位开展主题团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通过观看雷锋事迹影视作品、分享雷锋故事、合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多渠道学习雷锋精神。通过举办书画征集大赛、摄影大赛、工艺品创意设计比赛等百余场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深入学习、感悟雷锋精神的实质。
同学们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们积极在校园、社区、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如学校春暖社每周日开展的“大手牵小手”西菜园小学支教活动、阳光社每年定期举办的同伴教育等志愿活动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以“三下乡”社会实践为抓手
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契机
广泛开展志愿活动 助力乡村振兴
内蒙古农业大学结合专业特色,每年组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及校级上百支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旗县、村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增强青年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蒙古农业大学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为契机,以“寻求精准扶贫新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为主题。自2016年至今,开创性地开展了“百名博士兴安行”“百名博士杭锦行”科技服务活动。
博士团成员依托国家科研项目,按照组建一支队伍,推广一套技术,扶持一个产业,推广一种模式的工作思路,将科研成果带入田间地头,引导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通过高层次人才走进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将高校的智力优势带到贫困区和革命老区,将所学知识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发展、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以“项目化”志愿服务活动为平台
积极服务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内蒙古农业大学现有153支志愿服务队、11支公益类社团,他们活跃在校内外,每年坚持在乡村振兴、社区建设、关爱少年儿童、关爱老人、卫生健康、疫情防控、节水护水、禁毒宣传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贡献着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
设立雷锋志愿服务岗
创建文明校园你我共参与
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校园,设置“禁烟”“文明就餐”“诚信考试宣传”等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服务岗位,在片区内开展自行车摆放、禁烟监督、垃圾分类宣传、美化校园环境、文明交通协管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年均服务达3000人次,年均服务时长达5000余小时。志愿者们互相配合,为创建文明校园积极行动。学校每年对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和班集体进行表彰,选树身边典型,更好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闻令而动
用青年担当书写疫情大考合格答卷
自2020年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有数名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校内外疫情防控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召唤,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热血担当。
到西部去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
同时,内蒙古农业大学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发动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积极投身西部志愿服务,用青春点亮西部星空,用奉献奏响青春凯歌。2012年以来,共有800余名学生进入到西部计划岗位,获得了自治区与服务地的一致好评。2018年,校团委在西部计划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并受到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点名表扬。
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不论什么年代,雷锋精神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强大精神动力,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农大学子们传承雷锋精神,在不断实践中练就真本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雷锋在1962年3月4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 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
雷锋身上所具有的
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
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
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世代传承的雷锋精神
昭示着理想信念
涤荡着英雄意气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内蒙古全区的广大师生
让我们传承雷锋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阅读: